9月7日—9月9日,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彩旗飘扬、暖意融融,2025级新同学怀揣梦想与期待,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学院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充满科技感的氛围,开启了新生们的大学新篇章,迎新报到、开学第一课、新生见面会三大环节有序推进,为新生们筑牢成长起点。
秋高迎新彦,扬帆启新程。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学院迎来了2025级40名研究生和180名本科新生报到。学院以数字化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的迎新体系,为新生打造了一场兼具专业特色与人文温度的入学体验。
迎新工作以高效协作为基础,党总支书记陈亮与副院长张超现场统筹指挥,班主任和辅导员及学生志愿者团队分工明确,为新生提供全流程引导、行李搬运与实时答疑,有效提升了报到效率与人性化服务水准。学院充分发挥数字媒体专业优势,定制新生专属胸卡强化身份认同,AI智能照片互动墙融合校园文化与数字美学,展现技术与艺术交融的创新理念。迎新现场秩序井然、氛围温馨,科技元素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
为引导新生深刻厚植家国情怀、明晰专业使命与时代责任,副校长赵璐教授为学院2025级全体新生讲授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赵璐教授围绕抗战时期艺术工作者以笔为枪、以文艺唤醒民族精神的英勇事迹,生动阐释了艺术在民族存亡关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寄语新生:不仅应传承鲁迅美术学院“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精神,成为真正的“鲁美人”,更要立志成为肩负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发展使命的“数媒人”,主动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融入专业学习与艺术创作中,善用数字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民族声音。
课程依托学院“爱和平・铭记历史”主题展览展开,通过艺术与历史对话的形式,实现思政育人与美育实践的有机融合。赵璐教授强调,应深入挖掘抗战历史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人性光辉,并借助艺术创作予以当代诠释与展现。她指出,本次“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节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大思政课”,更是一次融历史教育与美育实践于一体的育人探索,旨在引导青年从历史的回顾中汲取前进力量,在缅怀先烈的基础上坚定和平信念、锚定时代坐标。
9月9日,学院在学术1号报告厅召开2025级新生见面会,党总支书记陈亮、副院长张超、专业课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及班主任共同参会,为新生送上成长寄语。会上,陈亮书记以“三点希望”与新生共勉:一是希望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二是希望新生深耕专业领域,主动探索数字媒体艺术的前沿方向,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三是希望新生学会独立成长,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包容协作,尽快适应大学节奏。随后,专业课教师代表结合专业课程体系,为新生介绍了专业特色与学习方法;辅导员与班主任则围绕日常管理等内容,为新生提供实用建议。整场见面会氛围热烈,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让新生们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彰显学院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与温度。新生见面会由副院长张超主持。
从暖心迎新的细致服务,到开学第一课的精神洗礼,再到新生见面会的殷切嘱托,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以“三部曲”为2025级新生搭建了成长的“第一阶梯”。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依托中英合作办学优势与数字媒体专业特色,为新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成长平台;也期待2025级新同学以青春为笔、以专业为墨,在数字艺术的世界里追逐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视觉设计 | 尹妙璐 李东阳 田孟尧 纪雨菲 张耀文 刘媛依 许依依
文字编辑 | 张思梅
图片来源 | 李泓纬 李奕玟 臧浩含 周永璨 张涵淼
初审初校 | 宋广欣 张思梅
复审复校 | 张 超
终审终校 | 陈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