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校区中英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院系概况  党团建设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动态>>正文
学术动态
展览预告|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新中国设计的诞生”(1945—1959)即将启幕
2025-05-22 14:35 张思梅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鲁迅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新中国设计的诞生:艺术设计作品巡展”(1945—1959)首站将于2025年5月23日下午14:00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艺术博物馆启幕。 


   前言    


1945至1959年是中国社会经历深刻变革的十五年,也是新中国现代设计从觉醒到勃发的十五年。这一时期的设计既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理性的人文淬炼,亦是人民生活美学的质朴映照。从解放战争的硝烟到新中国建设的浪潮,设计以其独特方式参与并记录了这场改天换地的伟大征程。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新中国设计的诞生:艺术设计作品巡展》首站由中央美术学院与鲁迅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展览将通过图像、器物与空间的重构,回顾十五年间的代表成果与集体记忆。

作为新中国工业化的摇篮,东北是此次展览叙事的重要坐标。在“淬火成钢”的激情年代,东北的设计从业者以钢铁意志熔铸美学理想,揭示了设计如何以“刚柔并济”之姿,既服务于国家意志的宏大叙事,又浸润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从鞍钢标识到长春一汽车身造型,从工厂与工人新村规划到布被丝绸、收音机、缝纫机等人民日用百货,工业的炽热与生活的温情交织成社会主义美学的独特图谱。它们不仅是设计的产物,更是时代精神的容器。


此次巡展更是一场历史与当代的对话。1945年,延安鲁艺迁往东北,在沈阳落地生根,历经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东北美术专科学校阶段,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从革命文艺传统到工业城市文明的交接。鲁艺精神推动了解放区粗犷木刻线条向新时代宣传设计语言的转化,老一辈鲁美人促成了敦煌壁画色彩韵律向民用纺织图案的嬗变,一代代师生将民族工艺技法与标准化生产融合,营造了具有其时代美感的幸福生活。这种依托延安“文艺为人民”之初心的现代设计,为共和国早期建设提供了视觉与物质支撑,更以“淬火成钢”的韧性,形成了东北的设计教育体系,为中国设计奠定了“根植本土、回应时代”的底色。


新质生产力时代,这些泛着时代光泽的设计遗产扣问着未来发展路径并时刻提示着我们:真正的设计,永远始于对人民需求的洞察,发于对文化根脉的深耕,成于对时代命题的创造性回应,如此循环更迭、开创如新。


让我们透过这些跨越时空的作品,触摸新中国的设计脉搏,聆听历史与未来的交响与共鸣。


鲁迅美术学院

2025年5月20日



   策展人语    


20世纪中叶的中国经历了社会巨变,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又通过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迫切希望摆脱落后的农业国的面貌,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


建设一个伟大的新社会的理想激发了一代人的热情。毛泽东关于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以及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中国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积极的工业化政策,则构成了新中国设计的制度性基础。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设计,作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表征,从形式到内容,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年间的设计,不但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当代设计探索民族化的设计语言,建立中国设计的文化认同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设计史研究的重要篇章。


本次展览围绕“新中国设计的诞生”这一主题,以中国社会的巨变为背景,以1945-1959年之间的中国设计与中国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实物、图像、影像和文献等多种途径,力求反映新中国设计主体构建的历史路径,全景式的梳理与呈现中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这个重要阶段。


鉴往知来,希望这个展览对今天的中国设计学建设有所启发。


周博、纪玉洁



展览基本信息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新中国设计的诞生

艺术设计作品巡展

(鲁美站)


展览时间

2025年5月23日- 6月30日


展览地点

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

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大连)

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

鲁迅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协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支持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设计博物馆



   工作人员名单    


总策划

徐扬、林茂、许金龙


特邀顾问

常沙娜


学术主持

吕品晶


学术顾问

杭间、许平、蒋兴旺


展览总监

赵璐、胡秉文、赵双丽


展览执行总监

王雄、靳军、韩文超、海军、高高


展览统筹

庄革发、宋喜珍、谷祖魁、陈亮、韩立萍、刘红日、林涛、张超、魏强、代刚


项目负责人

纪玉洁


策展人

周博、纪玉洁


特邀策展人

赵璐


联合策展人

张儒赫


展览文献

刘春芽、徐恺、吴炜、杨欣欣、夏晴、孟楠


展览联络

姜奕彤、宋广欣、王抒婧刘璐 、张思梅、方美乔


展览助理

谢书旖、凌晨、于明慧、黄心仪、许梦伊、陈珊珊、王轩逸、王思冬、党贝贝、林峥琪、巩孝天、朱晨菲、李怡欣、贾茜茜、王艺臻


巡展策展助理

张倩媛、张良铭、陈家怡


视觉设计

闵志伊、丁小川、庞明昊


空间设计

薛梓桢、丁嘉仪、张智豪、李木紫、杨雨霖、梅宛晨、宋柯杭、曲怡璇、李金帝、阎冠廷


特别鸣谢(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档案室、中国工业博物馆、辽宁工业展览馆、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城市规划展示馆、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博物馆、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旅顺博物馆、鞍钢集团博物馆、抚顺煤矿博物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春博物馆、长春规划展览馆、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旧址博物馆、长春一汽集团红旗文化展馆、长拖1958文创园、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哈尔滨博物馆、哈尔滨规划展览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


特别鸣谢(个人)

马克辛、赵国志、周永红、杨军、张天一、贾延良、周容、唐薇、王人殷、崔冬晖、彦风、戴梦、谢亚平、马鸿锦、历丽丽、曹阳、陈雪、陆刚、李世奇


学术支持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新中国设计史研究”(21AG012)课题组



   展览结构    







 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开闭馆时间


早上9点至下午5点

周末及节假日照常开放

校外人员入校看展请在南门预约登记)




辽宁省大连市

金州区金石滩街道金石路39号

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


关注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展览信息




来源: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