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校区中英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院系概况  党团建设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党团建设>>正文
党团建设
赓续五四薪火 青春挺膺担当|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开展五四精神系列主题活动
2025-05-12 14:42  


赓续五四薪火

青春挺膺担当


五四|青年|奋斗|青春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之际,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号召,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五四精神系列主题活动。引领青年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挺膺担当,激励学院团员和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一起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01."艺术赋能志愿,绘就新时代'鲁艺精神'"做客大连电视台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

    5月4日,学院师生代表携手大连市光祥志愿服务联合会走进大连电视台《社区生活圈》节目,以"艺术赋能志愿,绘就新时代'鲁艺精神'"为主题,围绕五四精神传承与青年志愿服务实践展开深入对话,展现鲁美青年使命担当。

   在访谈中,指导老师阐释了团队扎根八十七载“延安鲁艺”红色底蕴,始终秉持“艺术为人民服务”宗旨,创新打造“艺术+志愿”实践育人模式。雷锋日里,师生们以笔为媒,用绚丽的色彩和生动的笔触续写新时代雷锋精神;聚焦“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创作系列主题绘画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大连赏槐会,团队带来“春意尽山海·青春绘大连”设计作品,讲述新时代“大连故事”;深入社区开展美育课堂,为自闭症儿童等特殊群体点亮艺术星空,用专业特长为社会注入温暖力量。实现了“服务社会”与“自我成长”的双向赋能。学生代表以大学三年近600小时志愿服务经历,展现鲁美学子用画笔传承五四精神,以美育传递人文关怀。作为鲁美青年用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青春答卷。

    此次电视台访谈,不仅展示了学院志愿服务的丰硕成果,更向社会传递了新时代鲁艺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扩大了学院志愿服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undefined


02.“以觉醒之火·铸时代担当”五四主题征文演讲活动

    5月7日,学院团委举办“以觉醒之火·铸时代担当”五四主题征文演讲活动,为团员青年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流与情感抒发的平台。学院学生会、大学生青春文学社众多学生踊跃参与,现场青春洋溢,气氛热烈。

    活动中,学院学生紧扣五四精神主题,结合自身学习与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一篇篇征文饱含真情实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四精神的深刻思考;一段段演讲慷慨激昂,激情澎湃地展现出鲁美青年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向上的青春姿态,充分彰显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

    活动最后,指导老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重要回信精神进行总结。她表示,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的行动指南。此次征文演讲活动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更是一堂生动的青春思政课。她希望学院广大青年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03.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学院团委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学院团委书记 郑芳华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鼓励,字里行间满溢着对新时代青年的谆谆教诲与深厚期许,这让我深受鼓舞,更深感使命在肩。总书记的话语,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将以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青年学子,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家国情怀深深扎根在心底。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不断锤炼“自找苦吃”的过硬本领。勇担新使命,做到心中有信念,肩上有责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我心向党,传承力量!

学院团委委员 宋广欣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让我深感责任重大。“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未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将工匠精神融入青年成长全过程,加强思想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注重实践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涵,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在服务社会与奉献青春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院学生会主席 栾禹实

(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当代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指引着我们在躬耕实践中练就“铁肩膀”,当好“接班人”。作为当代鲁美学子,我们在专业课上学习设计理论,在设计项目中实践锻炼,我们手中的画笔,就是新时代的火炬,记录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

     今年三月,我在学院艺术村长设计团队带领下来到辽宁省鞍山市对桩石村乡村振兴项目——为南果梨第一村设计乡村视觉。当看到游客们通过装置作品了解当地文化时,我更加确信:艺术最珍贵的不是技巧,而是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回望五四运动的烽火,展望民族复兴的征程,我们作为鲁美学子,让我们以画笔为矛,以创意为盾,用艺术服务人民,用设计改变生活。让觉醒之火在我们手中继续燃烧,铸就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担当。

学院学生会文体部负责人 马一琳

(2023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通过这次的演讲活动,“以觉醒之火,铸时代担当”让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干部,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将以五四精神为指引,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艺术专业所长传递正向价值观。作为连接师生的纽带,我会深入倾听不同专业青年需求,让鲁美青年的创意在社会服务中绽放光彩。我愿做扎根泥土的蒲公英,把青春的热忱播撒在服务社会的每个角落,用躬身实践回应时代的呼唤,以赤子之心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荣光。

学院学生会生活部负责人 于世宸

(2023级中英合作办学专业)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我深受触动。他们响应号召奔赴西部边疆,投身教育事业,促进了当地发展,也实现了自我成长。我要以这些志愿者们为榜样,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胸怀家国,志存高远,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做到能吃苦肯吃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大学生青春文学社学生 朱芷妍

(2024级中英合作办学专业

    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字里行间尽是对青年的深切期许与温暖关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恰似明灯照亮征程,点燃奋斗豪情。参与五四精神主题征文演讲活动后,更觉百年来五四火炬始终指引青年奋勇向前。我们当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志,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畏勇气,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浪潮。

    未来,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时代答卷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壮丽篇章。


大学生青春文学社学生 许依依

(2024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我心潮澎湃,总书记的期望与关怀,如同一束光,为我带来无尽触动与力量。我意识到,个人成长不能局限于小天地,更要心怀家国,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浪潮。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我会在专业学习上刻苦学习,提升创作能力;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作品传递温暖;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传承贡献力量。


聚青年之力,谱五四新章。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团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多元化育人实践奏响青春强音。以“艺术+志愿”模式对话大连电台,展现鲁艺精神的时代传承;开展主题征文演讲,筑牢青年理想信念根基;围绕总书记回信精神深入研讨,锚定服务人民的奋斗方向。系列活动构建起“思想引领—专业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引领青年厚植家国情怀。未来,学院团委将继续深化对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以奋斗之姿勇担时代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案编辑:张思梅

图片拍摄:偲宁(大连电视台主持人)、张耀文(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学生会)

排版编辑:张思梅、李奕玟

初审初校:宋广欣、郑芳华

复审复校:张超

终审终校:陈亮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