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FA毕业季 | 鲁艺芳华 • 鲁迅美术学院2020毕业季当代艺术系篇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4日 09:44





undefined





用心去感知生活,在失败中创造未来。


——当代艺术系主任  张丹




作品名称 | 《象·云痕》



作者  |  陈伯翰
导师  |  张丹
研究方向  |  当代绘画观念与语言研究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钢丝球、水、墨汁等
作者自述  |


用钢丝球这一工业时代的产物作为材料,在材质和象征意义上代表了现代社会工业环境和自然的某种冲突。通过装置在空间中的呈现和光影变化以及感应器与人之间的互动,将观众带入到作品空间形成的“场”当中来。《象·云痕》这个作品是对生命生存痕迹,对我们自身存在的探索与反思。在这个日益发展变化的时代环境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意识去面对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又以怎样的身份,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而存在呢?





视频截帧


作品局部




《像素4096》
使用多张作品《象·云痕》的照片进行拼接,错位,叠压,图像的碎片化流动以及图像的变异象征了信息化对工业文明的侵蚀,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改变。




作品名称 | 《意念减肥法》


作者  |  陈禹丞
导师  |  陈小文、Joseph Scheer
研究方向  |  交互媒体与实验影像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彩色粘土、影像、书等
作者自述  |


随着人类智慧的不断演进,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餐时代”。科技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短视频平台,外卖平台,网络直播,网上购物,手机游戏等等为我们提供的“点开即看”,“点开即吃”,“点开即买”,“点开即玩”使我们乐此不疲。人类的固有思维和交流方式正在被彻底改变着:超过五分钟的视频没有耐心去看完;两个小时的电影会有人用五分钟生动且免费地给你讲完;“快餐式的感情”泛滥,因为重新认识一个陌生人只需几秒钟......社会正在建立着新的价值体系:快则生,慢则死。当下环境使人类忍耐过程的阈值不断降低。在这个时代的某一天,我躺在床上刷着手机,突然被呵斥到:“回家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也不减减肥。”那一刻我暂停了手中正在播放的短视频,本能使我产生了一个并不奇怪的想法:想减肥的人躺在床上就能变瘦就好了。


这是一个结果远“大于”过程的时代,“意念减肥法”是当下时代“速度”一词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它舍弃了一切事件的中间环节,具有一种“穿透力”。人类也无时无刻不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它既在当下科学范畴中不成立,又在人文范畴中被期望。“意念减肥法”中没有对任何事物的讽刺,也没有对任何事物的赞扬,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是当下快餐时代的缩影,也是我从当下环境中催生出的一种自我麻痹。如果有一天“意念减肥法”真的被现实世界所实现,它既满足了享受着快节奏并沉迷于结果的人的幻想,又强化了享受着慢节奏并沉迷于过程的人的价值,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



视频截帧



《意念减肥法 剧场


《意念减肥书》




作品名称 | 《城市生活》


作者  |  范嘉桐
导师  |  张丹
研究方向  |  当代绘画观念与语言研究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动画、插画
作者自述  |


作品的完整版是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刚开始诞生的小蓝人)来看待整个城市人们的生活状态。影片中的主人公和大部分人一样,就是到了什么年龄,就做什么年龄该做的事,而习惯的生活模式已经消耗了人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却忘记最想要做的事是什么,也没有多余自由的时间去做,身上不知不觉已经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便是生活和人们传统思想观念造成的。影片的最后是主人公望向太阳,在太阳里是看到发生这一切的小蓝人,也许小蓝人长大以后,等待着的也是这样的生活模式。影片最后回到流泪,成为一个循环,而这个小蓝人实际上又是另一个同样生活在这个现实社会里的人(影片中流泪的人),眼中所渴望的新的开始。





视频截帧


插画作品


作品展示效果






作品名称 | 《谶语-来临》


作者  |  黄鑫
导师  |   陈小文、Joseph Scheer
研究方向  |  交互媒体与实验影像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影像
作者自述  |


《谶语-来临》这件作品是从我研究生阶段系列作品的延续,也是我创作脉络上的进一步的延伸,总体上来说《谶语一》到《谶语二》再到《谶语—如尘烟一般的朦胧鬼影》以及现在的《谶语-来临》是情绪上不同形式上的递进,《谶语一》以及《谶语二》主要是将“谶语”我称之为“精神场域”这一名词,作品中也将其模糊化通过材料的转换将这一名词表现出来,从作品呈现上其所传达的内容也相对隐晦。而《谶语-如尘烟一般的朦胧鬼影》和《谶语-来临》是直接的将这一精神场域直接的转述出来。《谶语-来临》这件作品从创作之初就是意图从图像的方式来还原表达我的精神场域,这一场域所表达的是一种“恐惧”的来临,而这种恐惧又是一种脑海中的思域,作品中的影像以及其它的部分是一种“场景写生”,影像中的非线性画面,目的是对于这一“恐惧”的细节刻画。




视频截帧1


视频截帧2


视频截帧3



作品名称 | 《hole》


作者  |  路歌凝
导师  |  张丹
研究方向  |  当代绘画观念与语言研究
尺幅  |   200x300x100cm
材料  |   显示屏、绿植、棉花、荧光液、反光膜
作者自述  |


生命本身是一种艺术,艺术是生命的一种呈现形式。在显示屏中播放的是:从微观的生命个体研究出发,用艺术语言转述自我情感及对生命体征的题材表现。创作的来源有生命作为基本出发点并包含了细胞、分裂和循环这三个元素。生命的基础是细胞,不断出现的圆形象征符号跳动在整体装置之中。分裂是重组和循环的前提,是在膨胀的基础上发生的更高层次的裂变。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循环,影像在整体环境中展现了另一种可能的循环。将影像植入生态体系中,让观众感受真实生命和虚拟影像生命的错位并和谐的关系。




视频截帧1


视频截帧2



作品名称 | 《链接》

作者  |  谭啸
导师  |  张丹
研究方向  |  当代绘画观念与语言研究
尺幅  |   500x350x200cm
材料  |  尼龙扎带
作者自述  |


用尼龙扎带(勒死狗)重复编织出来病毒或细菌的形状,勒死狗有束缚的功能,这样的束缚是永远无法挣脱的束缚,这个特性是尼龙扎带自身带来的含义,个体与重复的集体的关系,很多个体重复并置形成了集体,但是这个集体也是一种个体,也存在不一样的形状,新的可能,产生新的悖论,这样反复的悖论暗喻了社会的生存现象和问题的矛盾,让我们联想到药物在治疗某种疾病的时候产生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疾病。在每一个尺寸大小的类似于细菌和病毒的形状中,我们可以找到在整个大的叙事结构下,每一个小的链接产生了小的叙事结构,它们看上去有序的排列,但是每一个小的圆圈都相互挤压和相互制约,暗喻着当下的生存状况,也就是说一切看上去是很稳定,但是这些所谓的稳定和形状都是通过相互的挤压和链接来完成的,也暗喻了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




作品局部1


作品局部2



作品名称 | 《西西弗Pro》

作者  |  王润舟
导师  |   陈小文、Joseph Scheer
研究方向  |  交互媒体与实验影像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3D打印
作者自述  |


利用3D打印为媒材,通过施加外部干扰使得有序的数字表达产生混乱,最终得到一个混沌的不可预期却又源自于数字秩序的实体,而这种人为的干扰却在对前一项的“有序”的破坏完成后成为了新的“有序”(使有序变为无序的秩序)以此来探讨秩序与无序的转化和边界,当我们打破一种规则后这种机械的、僵化的“打破”又变成了新规则的一部分,在把这“规则的巨石”一次一次完成数字到实体的转化的过程中,这件作品变成了现实的西西弗斯,而最后的成品就是他的巨石。我们人类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既有此人变成了英雄展示形式以实时工作的一套改造后的3D打印平台为主,辅以实验中完成的打印成品,通过无序的雕塑和有序的阵列摆放,强化所指。




作品局部1


作品局部2



作品名称 | 《逆时丛》

作者  |  邢家瑞
导师  |   陈小文、邓庆绪
研究方向  |  智能科技、艺术与设计
尺幅  |   200cm*300cm*300cm
材料  |   磁铁、 不锈钢板、 电子元件、 铁片
作者自述  |


作品创作灵感源于自身在大环境中对自然事物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交集所产生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因素的感知。整个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动态装置的表现形式来叙述大环境中人、事、物发生交集后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作为第一部分的延展来进一步阐释。逆时丛这件作品主要是运用磁铁之间相互排斥与吸引的物理性原理进而转化、再造出来一种自然装置景观,在整个装置运作的时候磁铁与铁片相互吸引和排斥所产生有序与无序的状态从而暗指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与偶然性。




视频截帧1


视频 截帧2



作品名称 | 《石》

作者  |  燕青
导师  |   陈小文、邓庆绪
研究方向  |  智能科技、艺术与设计
尺幅  |   200x200x200cm
材料  |  石、写字机、电动推杆、影像
作者自述  |


我们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本时代追求智能化和自动化,数字在这个时代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它如基石和细胞,构成了虚拟社会,人类利用自动化的手段来便于生活和工作,包括用于改造自然。当下给我的感受就是自动化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麻痹了我们的神经,或许使得人类逐渐在退化,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或许从自然的角度来思考也是无意义的。虚拟到底如何在影响现实?数字借由机械工具对自然造物所产生的影响是否存在意义?这些问题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也是我本次作品的思维来源。


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用写字机对一块石板进行涂鸦,试图改变石板的颜色;第二部分使用两个推进机器对石堆来回推动,试图将石堆陷于循环之中;第三部分是在石堆上投放内容和为数字“0,1”和细胞的影像,试图将其与数字、细胞在视觉上融合来改变其坚硬的视觉感受。 作品的几个环节都是数字或机械对自然造物的一次改造尝试,结果是可见的,但是改造结束后我抛出的问题依然是这样的改造对自然造物而言是否存在意义? 当人类用如同机械般循环往复的行为去影响自然造物时,这一行径下的人类与机械是否还存在区别?



作品局部


视频截帧



作品名称 |《现象级:跨未来遗迹叙事的异质剧场》

作者  |  张振
导师  |  陈小文、邓庆绪
研究方向  |  智能科技、艺术与设计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木、金属、黑金沙、电子元件、亚克力、凸面镜、机械传动系统、Arduino硬件与感应器、灯光与音响系统、数据可视化、化学容器、声音与影像等
作者自述  |


现象级一方面指代一种反常规形态生成剧场空间。另一方面个人将现象级现象理解为一种“谎言”,迅速发酵并被推崇的事物背后终究是人类在向未来行进过程中某种意识突变的结果,或许在全域历史视角下科技与艺术亦是如此。这是一个关于跨未来遗迹叙事的试验剧场空间。未来遗迹指代以当下所处现状对未来人类生存状态、未来科技存在状态、未来社会生长形态等方面发展痕迹的预判。整个剧场通过信息内部失衡的不安;人类话语权在未来的不确定;科技与智能产物在未来的“深度情感”来模拟未来某种科技生态和隐喻一种模糊的实验状态。




视频截帧

基于这次落地暂由四个模块组成,模块间各自运行又互相牵连,之后模块会不断生长。
发生皿:第一模块作为初始发生器存在于整个剧场,模拟在黑光灯下使用发生皿培养未来遗迹后某种未知的异质物体的生成状态,同时使用土壤湿度感应器获取发生皿数据。(后期延展会有对未知物体生长环境信息的数据可视化影像参与,指代未来遗迹系统中的底层生命生长状态。)



零基站由信号塔原型演变而来,作为整个剧场系统中的信息接收者和信号发送者。通过Arduino硬件与感应器激活声音模拟未来数字信号以噪音形态充斥在遗迹中,并通过凸面镜在接收上级信息的同时对外传递其他未知信号。




行动场内放置多个与传动装置结合的拾音器作为第三模块,在音响播放原创音乐后与其产生啸叫,隐喻着当下与未来隐晦层面的不安状态。并结合墙面以灯光呈现的秒钟强调未来科技下无人状态后的一种荒诞的诗性。计数器通过红外感应器对当下进入场域中的参与者进行数据统计,作为未来人类遗迹的数字资料。影像部分是将人的行为进行了一种“隔离”,暗示在未来人类以外来者的身份侵入到未来科技现实中的一种状态。影像中戏剧性肢体行为为剧场提供了遗迹叙事存在的另一证据,也是在未来人类活动因科技环境而发送转变的预测呈现。 参与项目的合作者是意大利肢体行为表演艺术家Deborah Lo Piccolo,在实施前二人穿上一次性防护服,为剧场中制造的科技与意识“遗迹”场域投入了合理的活体勘查,似乎在寻找未来人类意识与科技生态如何共生的某种试验状态。这场后戏剧行为表演是即兴的,没有唯一的行为统领者,存在双发与现场环境多个话语的发送者。一切都是双方根据这个非线性场域即兴发挥,在行为过程中依靠对方前一刻的表现获得临时的意识支再配下一个动作的发生,提出了他人的行为或许也是自我存在的证据。经过一系列的行为对现成品进行了未彩排的仪式性破坏,它们成为了我们在时间导演下表演的“道具”。当表演结束,我们成为了后记忆的一部分被支配在其他道具中,为现场增添了人类遗迹,最终剧场仅剩下重新建立的“意识废墟”。


后姿态通过现场行为参与到剧场空间中,以当下人的视角构建未来人类在未来科技遗迹场域和未来生态环境中以何种姿态存在,模拟如何与未来之后互联。 最终,通过多个模块间的协作传达了个人对人类话语权与未来科技生态间的一种重启预判。 在跨未来叙事下我们所能想象的也仅能是未知的想象。




作品名称 |《呼·吸》

作者  |  张立旭
导师  |  张丹
研究方向  |  当代绘画观念与语言研究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铝合金自行车、钢制车架、发光车灯、反光衣、影像
作者自述  |


营造一种虚拟与现实的结合的氛围,观众需要穿上反光衣使用单车对应着影像中虚拟场景体验骑行状态,骑行是无目的,呼与吸决定了你的心理状态。自行车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被使用的交通工具,它产生的废物垃圾转换成虚拟场景中的数字运算,构成场景的一部分,从现实场景街道穿越到时空隧道通往宇宙世界,继续来到了微观世界,从客观的宏观世界进入虚拟的微观世界,影像中的不断切换的场景让我们的所处的空间进行转换,体检着呼与吸的转换将在场景中无限的前行.....最终走向曙光,然而曙光则是新的开启。




这是呼·吸作品的装置与影像结合部分,利用这种结合,强调现实与虚拟的距离让不同时空处在一个时空下,再现虚拟中的真实。



这是呼·吸作品的装置部分,有佩戴反光衣和固定的单车面向着影像中虚拟场景体验骑行状态,不同观众穿上反光衣,在骑行中体验不同的心理感受。





作品名称 |《身在何处》

作者  |  张旭升
导师  |   陈小文、邓庆绪
研究方向  |  智能科技、艺术与设计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吧台椅、盘子、金属脚杯、螺杆、砖头、三脚架、头发、水泥、木柄、钢管、画框、腰带、椅子、树枝、衣架、鱼线、石膏
作者自述  |


工具最初作为身体的延伸,从身体中分离出了许多功能,从而使工具别于物而具有价值,但同时也造成了身体的分裂,身体内部的中枢神经外移至了网络,眼睛、耳朵、嘴以及众多身体的功能也都交给了各种软件、硬件以及身体之外的“湿件”。一方面,湿的身体的功能大部分已附在工具之上,身体之外,工具的优化与重新组合将组装成为新的身体。另一方面,湿的身体改造价值也仅为存储“自我”与“景观”价值,与一座房子无异。工具理性所认为的“只要‘自我’坚定,身体就可以选择”,成为今天自我进化的动力。在身体逐步外延或分裂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多重“自我”附着于工具之上,而这些日常的工具对人的模仿与替代将使我们对“我”的界定陷入困局,谁才是那个第一人称的“我”,而“我”到底身在何处呢?当身体可以选择,那身体之外的身体的进化将由谁来掌舵?又是否要以身体的物化换取身体的时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将部分身体元素和身体衍生出的工具以及部分身体的形态重混,寻找新的安放“自我”的身体。




作品名称 |《where is mom 》、《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

作者  |  周丽娜
导师  |   陈小文、张丹
研究方向  |  实验艺术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影像
作者自述  |


《where is mom》娱乐化的时代,一切都有可能被游戏化。群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变成一种游戏式的关系。我从“游戏”角度切入,将这种娱乐化的社会关系简化,概括为一种方式——“传递”。尼尔·波兹曼曾说:“媒介即隐喻”,我认为“游戏即隐喻”,因为我对于游戏的理解等价于规则。作品中只出现了人和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物品。在传递的过程中,应用这种逻辑试图找到一个答案,在这种社会关系中我们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又想成为什么样的角色?




视频截帧1


视频截帧2


《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我通常将图像当成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对我来说它是语言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和我们所熟悉的文字创作——诗歌是一样的。在这件作品中我从多个不同国家的诗人的诗歌中节选出分别以你、我、他(她/它)、你们、我们、他们(她们/它们)为开头的诗句,做成了六首集句诗。其中“你”代表人造之物(有用之物)的图像;“我”代表自然之物、有生命之物的图像;“他(她/它)“代表被丢弃、无用、已死去的有生命之物的图像;而“你们、我们、他们(她们/它们)则对应你、我、他(她/它)以集体形式出现时候的图像。画面动态的跳跃随着诗文游移于图像的定格之间,一直呈现出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但是在这里,文字并不是图像的说明,图像也不是文字的图解,我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展示方式以六台电视向内悬挂成圆形,呈现出一种多种身份亦或是多个群体围坐在一起自我对话的场景,每一个人称代词的背后都有可能是“我”,只是从不同角度对身份不同的界定和指代。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怀疑与不确定。




作品空间效果图1


作品空间效果图2



作品名称 |《4分33秒

作者  |  赵田
导师  |  王易罡
研究方向  | 东西方艺术比较研究
尺幅  |  尺寸可变
材料  | 影像
作者自述  |


摒弃艺术实体的创作,采用直接传达观念的方式。新艺术的出现都是从民间发生的,所以艺术家赵黑毛来到了公园,和大妈跳舞和老爷爷写书法。艺术家直接利用“公园”所具备的因素,通过总结把这些因素转换,带领观众进入艺术家的思维轨迹,并改变观众的观看习惯,带领观众从原有的常规在公园的行为等观念跳出来,重新审视公园、自我本身的另一个层次的意义。


此作品致敬约翰·凯奇《4分33秒》,记录了观念艺术的整个发生过程



视频截帧1


视频截帧2


视频截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