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承鲁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5月22日,“回望光辉历程 赓续红色血脉——革命文化融入‘大思政课’ 高校巡展巡讲”活动在鲁迅美术学院成功举行。活动由鲁迅美术学院、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主办,鲁迅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延安文艺纪念馆)、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延安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南泥湾革命旧址管理处共同承办。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秉文,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秀芬,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副主任侯海成,延安杨家岭旧址管理处副主任李佳,延安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李娜,延安新闻纪念馆副馆长李英翠,延安南泥湾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李佳霖出席活动。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佳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师生代表和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系统宣讲员共计2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侯海成主持。

活动开始前,胡秉文代表学校党委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及各旧址管理处、纪念馆有关领导就共同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工作进行座谈。

胡秉文致欢迎词。他表示,此次巡展巡讲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更是鲁迅美术学院回望办学起点,与革命老区携手传承鲁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崭新篇章。他回顾了延安鲁艺的发展历程以及鲁迅美术学院在多年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以延安鲁艺精神为内核,将红色基因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的实践与成就。他强调,此次活动为我校“大思政课” 建设提质增效提供了崭新路径,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各家共建单位深化合作,共同搭建红色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创新红色教育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协同育人格局,培养更多具有红色基因和时代担当的艺术人才。

杨秀芬在致辞中提到,延安是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祥地,延安鲁艺与鲁迅美术学院根脉相通、一脉相连。她强调,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从延安革命文物故事、红色经典中学习、领会和把握革命文化内涵,感悟信仰的力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学实践融合创新。同时,希望与鲁迅美术学院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进一步挖掘、研究、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延安故事。以实绩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新光、添浓彩。

活动中,胡秉文代表学校与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延安文艺纪念馆)、延安杨家岭旧址管理处、延安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南泥湾革命旧址管理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为各共建单位授牌。

胡秉文与杨秀芬共同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展》《新中国文艺从延安走来》巡展揭牌。







在宣讲活动环节,来自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系统宣讲员带来了精彩的宣讲,包括《延安窑洞有马列主义》《血色刻痕——刀锋上的军民鱼水情》《从延安窑洞里吹响号角的女战士——钱家楣》《一根指挥棒的延安情缘》《红色南泥湾》《卓然的西部情愫》《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等。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故事,带领现场师生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宣讲活动在全体人员共同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结束。

宣讲活动后,学校领导及师生代表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展》《新中国文艺从延安走来》展览。专题展览以多元视角,生动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军民积极开展生产生活、扎实进行练兵备战、奋勇投身战斗的壮阔场景,还有人民文艺蓬勃兴起的繁荣景象。观众通过一幅幅珍贵画面,深入探寻炽热的延安记忆,深切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在历史的见证、精神的传承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更加坚定信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