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专题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艺术家简介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艺术家简介>>正文
艺术家简介
延续优良传统、鉴画论史——孙世昌先生的教学与治学之路
2019-09-26 15:10   审核人:

孙世昌先生是我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和画家。1965年他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后,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在工作期间,他主要从事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创办了东北地区第一个美术史论系,并使鲁迅美术学院的美术史教学与研究逐渐形成具有独立价值的完整体系。可以说,孙世昌先生是学院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美术史论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奠基人。        

                                             

一、源于兴趣、师出名门


孙世昌先生从小就对美术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与其家庭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父亲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位画家。另外,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一位历史老师对孙先生影响很大。这位老师很有才华,出口成章,讲课如同讲评书一样,非常吸引人,而且擅画兰、竹,孙先生十分仰慕这位老师,因此对美术和历史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1960年,孙世昌先生出于对美术和历史的喜爱,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这段学习经历与后来确立其治学思路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大学读书期间,孙先生跟随多位名师学习,在《治学思路自述》一文中他曾提到:“或许因为该系是当时国内第一个美术史系,所以受到了学院的特别重视。金维诺先生主持教学工作,当时的主要课程都由国内各相关专业的一流学者给我们上课,例如,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由王逊先生主讲,他是邓以蛰的学生,学美学出身……教我们主课的这些老师,个个富有个性风采,学术成就令人敬服,不但传授了知识,对我们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他们的人品、学品、治学精神和方法。”在这些老师的教育和影响下,孙先生于1965年圆满完成学业,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第一届毕业生。


二、延续优良传统、创办美术史论系


1965年,孙世昌先生到鲁迅美术学院任教,主要从事中国美术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主张,“要想真正搞明白美术史而不是一般的历史,弄清楚时代风格、个人风格与文化的联属关系,不解决美术本身的问题是不行的。美术史家不但要以文化的眼光看美术,还要学会以美术的眼光看美术,不能回避从美术本体下手来解决美术问题。” 在为学生讲授中国美术史时,孙先生擅于从作品的艺术语言、表现技巧等方面展开,进行细致的解读,易于学生了解艺术家个人风格形成的原因。

为满足社会对美术史人才的需求,孙世昌先生在1996年开始着手建立美术学专业,在张宝才、胡乃敏等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基础教学部美术史论教研室的基础上,于1997年组建了当时东北第一个美术学专业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1年美术史论系正式成立,孙世昌先生成为第一任系主任。

美术史论系成立后,孙世昌先生在教学思路、课程安排等方面延续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优良的教学传统,坚持把全面的文史哲修养和美术修养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美术本体的深入理解,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对第一手文献和图像资料的解读与辨别能力。在孙先生的倡导下,美术史论系除了设置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国画论和中国书画鉴定等主干课程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化史等文化基础课程。此外,孙世昌先生特别重视对美术史论系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本体的解读和辨别能力,在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也是煞费苦心,他设置了大量的绘画基础课,如素描、色彩、工笔重彩临摹和山水画临摹等。绘画基础教学切实提升了学生对美术本体的解读能力,为其日后进行美术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孙世昌先生教学思路的影响下,美术史论系所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文史哲修养全面,多数毕业生在高校和博物馆工作,有些已然成为学术新星,在各自领域绽放出熠熠光彩。


三、鉴画论史——从美术本体出发    


孙世昌先生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以及书画鉴定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治学思路不仅贯彻于教学工作中,而且也体现在他的学术研究和美术评论上。作为著名的美术史论家,孙先生在美术研究和艺术评论上硕果累,出版的学术专著包括《中国书法简史》《篆刻刀法、章法及创作》《石涛书法评传》《石涛艺术世界》等,另外还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和美术评论发表在《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苑》等刊物和学术会议论文集。

在美术史的研究上,孙世昌先生一直强调在对作品和文献资料准确解读的基础上从美术本体出发,注重从美术的内部去解释美术发展的规律。这一研究思路在其代表论文《从徐禹功<雪中梅竹图>谈起——简论墨梅绘画的宋元变格》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该文对徐禹功画梅花的笔法、章法与杨补之及王冕的对比、解读十分精彩,如“徐禹功变杨补之以‘笔分三踢攒成瓣’为主而成为以‘二踢’为主,即一个花瓣两笔圈成。而且圈梅用线更趋虚灵,与杨补之的‘三踢’画法相比,显然是放松了梅花瓣造型的严谨性,与雪融合一体,有意识突出雪的意趣。梅干浓墨与竹干淡墨对比较强,使墨色更显明润。竹上的残雪形态与杨补之《雪梅图》卷不同,强调了竹叶的笔法和书写韵味。”显然如果没有像孙先生那样全面的文史哲修养以及对美术本体的深厚功力,是很难做到如此细致、准确地解读的。该论文引起了一些国外学者的重视,美国克里夫兰美术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美术史家何惠鉴(HoWai-Kam 1924-2004)先生特意找到孙先生,表达了自己对孙先生研究方法和学术水准的敬意,鼓励孙先生把这套研究方法及治学思路传授给更多的学生。同样延续这一研究思路的论文还有《论北宋后期院体青绿山水画的贡献》《“黑龚”山水画:文人画绘画性回归的探索》等。

孙世昌先生的治学思路“有三个方面很重要:一、需要相应的文史哲美修养,具有从文化上观照美术的能力。二、对第一手文献、图像资料有真正的解读能力。三、具有审美心胸和审美能力,真正懂艺术创作。这既是这种治学思路的关键点,也是这种治学思路的基本条件。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这种治学思路达到理想境界。”他的教学工作及学术研究都是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的,并且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说明这个思路是可行的、可信的,值得我们广大美术史研究者、爱好者推广和学习。


四、妙手丹青、有感而发


孙世昌先生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还坚持山水画创作,这也是他治学思路的体现,使其史论研究与艺术创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他的山水画创作追求东方艺术精神气质,重视意境创造和个性风采,笔墨语言具有传统韵味而又鲜活生动。正如石涛所说“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孙先生的山水画都是有感而发的,是根据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创作而成,他画中的形象很少是对景写生完成的,几乎都是靠记忆默画,这种创作习惯也正是我们传统中国画追求的“胸中有丘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先生的山水画中,最早被美术界认可并获得声誉的是他在1979年创作的《千山月》。


中国画 《千山月》孙世昌 1979年作


先生在创作这幅画时完全是有感而发,在一个月夜,他偶然看月光下的树林和远山,朦朦胧胧,于是就创作了这张画。在这幅画中,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山峰和密林安静地沐浴着朦胧的月光,画面中的景物笼罩在一片黑白灰的色调中,近处的树木以湿笔重墨表现,中景和远处的树木则施以淡墨与天空的颜色融为一体,树梢顶部稍有留白,通过黑白灰的对比衬托出月夜下朦胧的景物,意境非常幽美。为了突出表现月光的朦胧感和美感,他创造性地运用了传统没骨法的技巧,既提高了传统技法的表现力,也形成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类似的作品还有《林海月色》和《明月清辉照京华》等。


中国画 《林海月色》孙世昌 1986年作


孙世昌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有多幅作品被日本、新加坡、台湾、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美术机构收藏。

另外,孙世昌先生还非常热心社会美术事业,他是辽宁中国画研究会最早的六个发起人之一。此外,他还参与了“辽宁湖社画会”的筹建和组织工作,于1990年12月与晏少翔教授、杨仁恺教授一起,创办了“辽宁湖社画会”( 2002年9月改名为“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并任副会长。画会成立后举办了数次展览及学术研讨会,作为主要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先生做了大量细致地工作,为“辽宁湖社画会”的发展以及辽宁地区中国书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画 《明月清辉照京华》孙世昌 2013年作


孙世昌先生在教学上延续了注重文、史、哲、美全面修养的优良传统,在治学上强调对美术本体的准确解读并且成果丰厚,创办了美术史论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美术史论专业人才,身体力行的诠释了以“艺术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鲁艺传统,为学院乃至东北地区美术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