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专题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艺术家简介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艺术家简介>>正文
艺术家简介
鲁美雕塑的“传火者”与 基础教学理论的奠基者——雕塑家杨美应
2019-09-26 15:13   审核人:


杨美应


杨美应先生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雕塑家,是“鲁艺”精神的重要传承者,更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基础教学理论的关键奠基人。鲁迅美术学院素以基本功扎实著称,其中雕塑实力雄厚,人才辈出,为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圆满完成国家及社会各项重大任务的同时,鲁美雕塑向世人展现了自身的深厚功力与传统。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以杨美应为代表的鲁美雕塑家。

杨美应先生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师承关系,雕塑技艺精湛,又善于理性思考,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归纳梳理专业知识,为雕塑基础教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鲁迅美术学院的雕塑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雕塑艺术家,而且是一位可敬的雕塑教育家。



1930年杨美应先生出生于四川省邛崃县。1952年考取东北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美术部雕塑班,师从刘荣夫、郑惠南、张法孟、王熙民、黄心维和金克俭等雕塑名家。几位先生中有曾留日、留法,也有曾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或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还有来自东北鲁艺工艺系及其它单位的教员。教学阵容丰富,强而有力,为鲁美雕塑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国家正值百废待兴,鲁迅美术学院也处于早期建设阶段,学院不仅加大对基础教学的重视和投入,还积极培养后备力量。1956年杨美应被选中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克林杜霍夫雕塑研究生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前苏联的学院雕塑方法,技艺得以进一步规范化,尤其是对苏式教学中观察方法的掌握更为娴熟,后来该方法被杨先生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当中。而其中的纪念碑作业训练,则为先生接下来的主题性雕塑创作打下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雕塑系承接的重大社会任务中,杨美应先生多为专业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哈尔滨抗洪纪念塔雕塑、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庆丰收》、抚顺雷锋墓前纪念像、沈阳中山广场毛主席像、毛主席纪念堂室外大型雕塑等项目的圆满完成,不仅切实践行了“鲁艺”精神传统,更是对学院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时也为先生在教学和艺术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世纪70年代末,杨美应先生受到改革开放新时代气象的鼓舞,写下了《我们要做雕塑复兴的新一代》一文。他在文中大声疾呼,希望在新的时代潮流下,雕塑界同仁能够共同努力,“做雕塑复兴的新一代!”,能够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责任,用雕塑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此后,先生于1978年创作了《白求恩》,获得辽宁省美展一等奖;1979年创作《斯诺在延安》,获得辽宁省美展一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3年赴日本参加“绿色与雕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创作的《清清的泉水》获政府奖;1984年为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纪念馆创作《周恩来》大理石像等等。一件件经典的作品成为杨先生最为有力的语言,如诗如歌,吟咏着生命的温润与活力,诉说着人文主义者的时代情怀。




《白求恩》杨美应 1978年作




《斯诺在延安》杨美应 1979年作 中国美术馆收藏




《周恩来》杨美应 1984年作



深厚的人文修养以及苏式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培养了杨美应先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和归纳,能够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把握规律,发展个性,对鲁美雕塑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影响。当代著名雕塑家、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曾多次明确表达过对于杨先生的感激与崇敬之情。在一次访谈中,李院长曾提及大学时期由绘画转学雕塑的困惑,使其长久不得要义,难入雕塑门径,幸得杨先生及时点拨,才使其豁然开窍,自此“每一件作品都非常有感觉”,令其难忘终生。此外,先生还有两位高足,是其晚年所带唯一一届硕士研究生,亦为当代中国雕塑界的顶尖人物,他们分别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前任系主任霍波洋教授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王洪亮教授,两位艺术家所受先生教诲和影响自不必多言。先生对待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对待教育事业严谨又不失热情,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教育的传承与发展,雕塑人才的培育与成长辛勤耕耘,功不可没。



杨美应先生更为可贵的贡献体现在其对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基础教学理论建构的奠基作用。先生曾先后担任教研组长和系副主任,对雕塑系教学体系有着总体的把握和深刻的认知,尤其在基础教学方面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建设。

杨美应先生十分重视专业基础教学,主张将人体课作为雕塑基本功训练,这有助于提升造型能力,是检验学生基本功扎实与否的重要尺度。在《雕塑系三年级人体课提要》一文中,先生对人体训练教学进行了科学的归纳,并梳理出一套从观察、分析到表现的严密逻辑。

先生首先明确一条重要的原则,即“不摹拟”。“不摹拟”就意味着不能机械地再现对象,要主动地分析和概括对象的特征,舍弃不必要的细节,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达到表现对象的目的。

其次,先生强调观察是表现的前提,也是造型能力提升的根本,而观察能力的提升不止于视觉,与个人修养相关。观察是为了解决将对象看复杂的问题,通过明确、归纳,使模特和生活中的人给我们的某种启示更加鲜明、强烈,体现出简洁的特征,以实现雕塑造型的目的。为此就要学会将复杂的对象简化为几何形状,并运用面的方法理解形体组合及空间关系。

再者要研究形体。杨美应先生认为:“形体是一种感觉的概括,是经过抽象和综合的,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故对形体的研究伴随着对固有形体的抽象分析,同时也有着对不稳定“活形”变化规律的综合把握,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中,固有形的认知可以通过科学的观察方法来解决,而“活形”的把握则需要在形体结构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由内及外地理解人体骨骼、关节、肌肉在运动过程中所引起的外观变化。解剖结构学习的目的是为更好地理解形体变化的内在规律和运动关系。先生主张:“塑造形体时要有运动的观念,形体要符合运动所引起的变化,形体要有动向,不作孤立、静止的形体。”这种寓动于静的做法既符合人体存在的客观状态,又可增强作品构图的形式感染力和内在表现力,使之生动而富于变化,展现雕塑的总体表情,进而反映人的心理、性格和特征。

最后还要注意将理性训练和直觉训练贯穿全局。通常泥塑在开始与收尾阶段,侧重直觉感受,有助于艺术的个性表现,避免造型过于理想化、类型化,但直觉能力的提升又离不开理性训练的引导。而在中间阶段泥塑形体结构的组织更加依赖于作者的理性分析和塑造,唯有高度理性化的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模拟,使被对象唤起的感觉借助科学的方法得以升华,在这一过程中,感觉并非全然成为被处理的对象,它更像一把“尺子”衡量着作品的审美价值。

杨美应先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人体基础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论证和总结。将雕塑系侧重大形整体性的把握,强调对于形体的塑造力度、内在结构与空间构成的理解,以及极具理性化的基础性原则等传统进行了梳理,建立起严密的逻辑体系,从而形成可供依循的理论范本,对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基础教学传统的保留与延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先生的艺术自生活中来,为时代讴歌,为人民塑像,始终践行着“鲁艺”精神,在雕塑艺术与教育事业上默默奉献的同时,也“为自己修起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