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专题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艺术家简介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艺术家简介>>正文
艺术家简介
匠心筑梦·笔绘华璋 ——记鲁艺阵地上的时代先行者与领路人任梦璋教授
2019-12-20 14:32 党委宣传部  审核人:

艺术家任梦璋


作为新中国建立后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和我国现实主义绘画和艺术实践探索的杰出代表,任梦璋先生在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探索实践成为研究新中国美术史和中国油画发展的教育家和艺术家,从中央美院早期学习到鲁迅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再到苏联马克西莫夫油画班系统深造,任梦璋先生将自己的艺术人生同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紧紧关联;作为鲁艺人,任梦璋先生以自己的艺术与教学实践诠释对鲁艺的深情与挚爱,先生坚守鲁艺的初心,坚持扶植鲁艺后辈,始终关注鲁迅美术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动态。

作为中国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资深评委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的学者,任梦璋先生曾多次荣膺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等系列奖项,艺术成就斐然;作为《收获的季节》《平型关大捷》《攻克锦州》等经典作品的创作者,任梦璋先生的数十幅画作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以画笔标识时代的印记。

今天我们艺术访谈对话的主人公,就是将守正与创新不断践行、以匠心筑梦绘就时代华章的先行者和领路人,原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任梦璋教授。


《收获的季节》(1958年)


一、传承经典:传奇人生绘就鲁艺华彩

1934年8月,任梦璋生于河北束鹿的一个绘画艺术世家,其父任率英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国画家,少时的任梦璋辗转于河北、北京等地,持续受到来自于家庭和地域的传统文化影响和艺术熏陶。任梦璋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接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化用,为他今后艺术道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

1949年,年仅15岁的任梦璋考进北平国立艺专(50年改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徐悲鸿、董希文、艾中信等前辈。1949—1953年,任梦璋在学校系统学习了油画知识与技巧,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员之一,但小小年龄蕴含巨大能量,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

1955年,文化部邀请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来华,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持油画训练班,对全国筛选出的一批优秀青年美术教师和油画家进行训练,任梦璋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在全国选拔重点培养的21人中,年龄最小的两人之一。他是中国油画和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亲历者和践行者。

1954年,他来到鲁迅美术学院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历任油画系主任,大型绘画工作室研究生导师,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等。其间,他的艺术创作为油画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他在西方绘画中注入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情怀,形成了融汇中西的独特艺术创作风貌,以艺术史的视角展示了新中国美术创作的主流特征和时代风采。

任梦璋以艺术之笔绘就人生华彩,将作为鲁艺人的初心和使命传承下来,将艺术史的经典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传承下来。坚守鲁艺的传统,创作艺术经典,讴歌时代,留下了一幅幅经典的艺术作品。如《收获的季节》(1958年)《平型关大捷》(1959年)《攻克锦州》(1961年、1968年、1977年)《朱老总看画展》(1984年)《清川江畔围歼战》(1991年~1993年)《赤壁之战》(1994年~1999年)《郑和战海盗下西洋》(2001年)《福陵雪》(2002年)《晨曦中的喜马拉雅》(2014年)《春日》(2014年)等。


《平型关大捷》(1959年)


《朱老总看画展》(1984年)


《攻克锦州》1961年


二、潜心教学:艺术教学与创作硕果累累

任梦璋先生在鲁迅美术学院的教学阵地上默默耕耘了近五十载,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形成了谨严治学的学风,为新中国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作为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大型绘画工作室研究生导师,任梦璋先生潜心教学工作,宋惠民、韦尔申等一大批艺术家都曾得到任梦璋老师的课程指导获益良多,他为鲁艺的后备人才培养以及东北地区的艺术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可谓桃李满门、硕果累累。

任梦璋先生将艺术创作和日常教学工作紧紧关联,他曾坦言“作品很自然地触动了我们平日教学中经常思考的一些问题”,并在中央美术学院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师生联展前言中提到“在艺术观念更新的高潮中,我们在教学中正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渴望教学、需要探索,积极发展……”。在实践中,任梦璋先生一方面进行绘画创作实践,总结教学方法并不断与鲁艺的艺术家们进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就造型艺术的不同问题结合自己的创作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最有代表性的是形成了“油画技法十则”,此文发表在1983年(第1期)的《美苑》期刊上,引起了艺术界对教研实践的关注。在相关研究中,任梦璋先生对直接画法和多层画法的解读、对“压”“扫”“留”“刮”“擦”等技法艺术表现力的诠释、对色彩关系和色彩呈现的预见分析、对画面布局与明暗交汇的视觉呈现分析等是具有开创意义的,特别是对初学者形成了用色、布局、造型的有效指导,教学技法的提炼总结引起广大油画爱好者关注的同时也将鲁艺传播艺术文化、服务社会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攻克锦州》1969年


三、砥砺前行:主题绘画建设时代坐标

提到任梦璋先生,有两个标志性的艺术成就,一是关于绘画的主题性展示,二是新中国全景画的开拓性创作实践;先生在现实主义创作领域勤奋耕耘、砥砺前行,其艺术创作构建了主题绘画领域的时代坐标。

主题性绘画的魅力在于宏大叙事下细致剖析的人文关怀,用艺术体现国家文化象征。任梦璋是我国主题画创作的先行者,较早提出利用绘画的主题性建设记录历史,反映时代精神。任梦璋先生的主题绘画在和平年代中,重返历史现场,为了画好《平型关大捷》《攻克锦州》《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这类主题画,他常常需要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多次到实地考察、体验生活,研究创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真实是军史画的灵魂,在绘画中蕴含特殊的生命体验和最真实的人性阐述。任梦璋正是本着对艺术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和使命感,才让后人们看到了一幅幅气势恢宏、极具真实感的历史画卷。

任梦璋是新中国全景画的开拓性实践的领路人。鲁迅美术学院为中国全景画的艺术创作做了开创性贡献,由宋惠民、许荣初所首创的全景画《攻克锦州》荣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任梦璋受宋惠民、许荣初之邀共同主持与主创《清川江畔围歼战》,他与考察团代表们亲赴朝鲜考察,凭借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作品荣获解放军总政第三届文艺奖,这是非常可贵的集体创作的成果,也形成了鲁迅美术学院创作团队在中国全景画领域的开拓性成就。


《攻克锦州》1977年


四、守正创新:根植生活传递画心清音

任梦璋先生注重自身艺术修养的建设,一生淡泊名利。他用笔描绘新时代,反映新生活,塑造人民形象,充分展现了作为鲁艺艺术家时代使命和文化担当。任梦璋的绘画创作中充满着平淡、平和、典雅的东方神韵和文人气质;他说“绘画是一种生活态度”,因此先生虽以耄耋之年,但还每天还都坚持作画,一直在追求真善美的路上。先生坦言“我这一生已经到了晚年了,唯一的寄托就是画画,把我想画的画再完美一下”,可以说,他是在用自己的艺术生命守候艺术的初心、坚守鲁艺的传统。

在谈及艺术观念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时,任梦璋先生表示“画画即画心”,并提出艺术创作与艺术情感的传达之间的关联。正如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说“凡是不出自你的内心,你就绝不能和别人心心相印”,任梦璋曾提到:“根生于地,得之于心,有真实情感,有独到见解和构思,非画不可,动手就画。”可以说他的画作熔铸了对时代、对生活深厚的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创作主体的个性气质是与作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任梦璋先生认为“每一幅画都是从创作主体心底自然流出的清音”,不娇柔、不造作,无关技巧的装饰和炫耀,画风自然清新含蓄,朴实自然;他的艺术创作根植生活,也将艺术创作、历史创作与现实生活紧紧关联。他坚持“历史与艺术并重”,坚持为绘画艺术作品寻求最好的生命空间,认为画的命运归宿于博物馆最好,他说“油画在屋子,房间干燥的话,画面几年以后就掉渣了,但是博物馆是常温,我送给他们的这些画,保存时间能长。”在“梦笔成章”大展之后,他将38幅作品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任梦璋先生看来,艺术是永无止境的,守正方能创新,而今的鲁迅美术学院正在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美术学院,任梦璋先生的艺术思想以及他的艺术创作成就在鲁迅美术学院建设中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