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专题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艺术家简介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艺术家简介>>正文
艺术家简介
皓首穷经 止于至善——记中国画家王义胜先生
2020-12-28 14:32 党委宣传部  审核人:

为进一步传承鲁艺精神,发扬鲁艺艺术为人民思想,我们推出鲁美艺术家专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我们继续推出中国画家王义胜、中国画家刘东瀛、油画家祝福新、雕塑家陈绳正、工艺美术家和兰石、美术理论家马文启等六位艺术家。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鲁艺精神是伟大的,他们所创造的非凡业绩是突出的,让我们以他们的精神为榜样,为学院凝心聚力,开拓进取,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在当代中国画家中,一生同时精通于艺术性创作的连环画、细致入微的工笔绘画、场面宏大的全景绘画与充满神韵的写意绘画的艺术家寥若晨星,王义胜先生则是不可多得的一位。王义胜先生是中国画界的翘楚,同时也是国内著名的艺术教育家。



在创作中,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有着相当造诣的他,却对自身创作始终处于一个不满足的状态,力争善美。早年的先生擅于创作连环画作品与工笔作品,代表作品《白求恩夜过封锁线》参加在苏联举办的“现代中国画展览”,获辽宁省1982年优秀文艺作品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风雪行》获辽宁省1983年优秀文艺作品奖,中国画研究院收藏。《春雨初晴》获辽宁省美术作品一等奖。有着深厚工笔画功力的王先生,晚年跟随自己的心境,将创作转向为写意仕女画,具有中国文人画得静、得气、得神、得趣的韵味。


在教学上,王义胜先生是中国画教育的开拓者,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画教育事业,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先生对于教学工作的热爱超于常人,在教学工作找中工作勤奋、尽职尽责,退休多年后的现在谈及当下的中国画教学方法,仍然具有其独特的态度与思考,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一 投身绘画 难忘师恩


庚子初冬,来到王义胜先生的工作室中进行深度访谈,先生声名远扬,为人谦逊,耐心的向我讲述着他的故事与人生。先生出生于辽宁盖县,农民之家他少时并没有接受系统的艺术训练,却从小体现出了对于艺术创作的天赋,村中没有可以作画的工具,便用墙上煤油灯熏黑的灯烟作画,无人教授便自学钻研,专心致志, 所画人物画像惟妙惟肖,让村中观者见到惊讶不已。在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后,先生产生了考专业院校东北美专附中的想法,在招生人数不多的年代凭借努力顺利考上附中,又在基础比当时城市考生薄弱的条件下,通过附中三年努力,考入仅招收九人的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当问及选择报考中国画系的原因时,王先生神情从容而坚定的回答,只因为对中国画的热爱与追求。


在鲁美求学期间,王义胜先生反复提及的对其最有影响的老师是许勇先生,虽然许勇先生只年长王先生八岁,但是却直接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观念。因为时代关系,当时特定时期学生的培养方式与今天有着巨大的不同,在五年学习的前两年是基本功训练,注重传统学习与古画临摹,但因为那一时期社会活动庞杂,每年需要在上学期间参与插秧、秋收等社会活动,真正的校园学习时间相比于今天要少的多,社会上的其他事情会占用一部分,也因此下乡写生课是那一时期鲁美中国画系较为重要的一项教学课程。在下乡写生教学中,许勇先生对于王义胜先生最为重要的影响,是关于对常态之物的美的观察与欣赏,许勇先生引导着王先生如何在最平常的事物中看到美,如何在充满泥土的“大车轱辘”与“套马绳子”中看到美,这一点深深的影响着王义胜先生,也正是因为如此,王义胜先生早期的艺术表现的形式与创作手法都是贴近生活的、现实的,也形成了他之后独特的创作特点。


许荣初、许勇、顾莲塘、王义胜合影


二 创作转向 独树一帜


王义胜先生最为早期进入大众视野的是他的连环画创作,是他与许勇等四人一起合作的《白求恩在中国》,作品创作后便在全国获得了一等奖,而王义胜先生认为这一连环画的创作之所以倍受好评,是因为创作对于生活比较贴近,画出来的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有生活的根基底蕴。在作品创作之初,王义胜先生一行便前往太行山考察,走过白求恩所经过的地方了解情况,从生活中挖掘进行艺术表现,这也是鲁美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特点与优势。王义胜先生自信的向我讲述,在不同团队都进行考察的情况下,只有鲁美的团队有能力将连环画中的每一页都艺术化,将每一张画面都当成艺术创作来看待,每一页连环画单拿出来都是一副完整的作品。


之后王义胜先生又创作了《白求恩夜过封锁线》,这幅工笔画可以看成是他形成鲜明绘画风格并被社会公认的作品,也是他多年理解与创作后的积淀,因为此时王义胜先生对白求恩所处的故事环境都比较熟悉,画起来就更能真实的反映,作品在黑夜中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突出了画面中黑夜下的光线,使不同的场景故事通过艺术转换成一件作品来呈现,突显了白求恩在灯光下的细微动作,表达了人物的紧张情绪与主题。作品被评为辽宁省1982年度优秀美术作品,参加了在苏联举办的“现代中国画展览”,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在接下来的创作中,王义胜先生展示出了对于日常生活场景的观察、想象与呈现,更是对于平凡人生活的有感而发,这一点在作品《风雪行》中最有体现,画面描绘了在东北普遍自行车出行时代,不同的职业的劳动者在雪后匆匆赶向自己的岗位,平凡人的音容相貌人物特征通过王义胜先生的笔下,展现的淋漓尽致,画面富有时代特点与精神特色,寒冷的天气与奔流不息的人群形成了冷热呼应的画面效果,画面节奏此起彼伏。王先生谈及这幅作品时,认为这样的作品是内心中最真实的感受,当内心的情感出现时,唯有通过绘画才能进行抒发。那时的王义胜先生就开始尝试将不同的材料应用在中国画创作中,对于自行车通过何种方式能够表现的更为真实进行了探索,例如在自行车的车体上用银粉作画,以表达金属的独特质感,这对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画创作发展来说,是具有创新性的,中国画如何通过不同的媒材来塑造当下的时代感,也是王先生一直思考的问题与研究。


王义胜 《风雪行》310x72cm 1982年


在作品《斗室铭》《春色人间》《晨妆》等作品中既有时代生活元素的体现,同时也有个人生活的记录,以及故乡情感的表达。在作品《故乡除夕夜》中,王义胜先生将儿时故乡过年场景表现出来,把辽南记忆中的小山村的除夕夜描绘得令人神往,这幅作品王义胜先生画的格外细致,在细节中充满了个人情感色彩,山沟之中的房子、石头桥以及儿时过年才有的一些活动呈现在画面当中,作品是对于童年生活的追忆,也抚慰了他多年来难以排解的乡愁。


除此之外,王义胜先生还擅作体量庞大的画作,他与刘文斌、王岚合作完成的《盛京缅胜图》场面宏大,气势恢弘,全长15米,高2.5米,由十二幅画面组合而成,王义胜先生依据历史古迹遗存、文献资料搜集查阅研究,通过画笔再现了清朝初年的盛京百业兴盛的繁荣风貌。杨仁恺先生在观此画后言:“画面吸取传统的绘画形式,破除时空、透视限制,采取了每幅即可单独成画,又可合拼组成启示连贯的通景屏的构成手法,将绵延三十余里的古城内外经营于十二幅画面内,并序列以十二个月不同的季节变化,是一幅极其难得的瑰丽巨制”。正如杨仁恺先生所言,《盛京缅胜图》是基于研究文献史实资料画成,画面通过东陵、东塔、魁星楼、大政殿、凤凰楼、文朔阁、实胜寺等清代名胜建筑,以及有关的宫廷仪式、俚俗民情、市井商贾、宗教祭祀等,描绘上千余人,将士农工商的活动描绘的极具历史真实性,即可细看一人一物一情节,又可整体宏观盛京古城全貌。


王义胜《盛京缅胜图》(局部)1999年


在谈及同样是大型创作的《旷世悲歌—— 圆明园》时,王义胜先生的神情仿佛回到了创作当时,先生对于这场浩劫与悲剧的创作想法与实验持续了多年。当他站在圆明园废墟上时,他的脑海中形成了亭台楼阁与园林内精美的物品与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强盗入侵、浓烟滚滚、大火焚烧的掠夺画面,这强烈的情感告诉他一定要将这个悲剧表现出来,在经过思考、实验、绘画的不断反复中,最后呈现单幅高2.5米、宽1.5米的8幅统景组成的恢宏巨制。王义胜先生通过艺术手段再现了1860年10月,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烧的历史事件,整个画面完整的反映出时代的场面与艺术家想表达的个人情感,没有一个中国人出现在画面之中,掠夺的强盗在宏大的场面下,如同老鼠一般破坏着美好的东西,整个场面气势恢宏,给人们精神上的震撼,这幅作品的创作也用了近十年之久的时间。


王义胜 《旷世悲歌 - 圆明园》300x1200cm 2008年


而在近些年,王义胜先生将绘画的研究与创作转向至仕女画。仕女在王义胜先生的笔下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也是一种雅致的精神体系,这种精神与王义胜先生本人沉稳与谦虚的性格是相吻合的。王义胜先生笔下的仕女画是淡雅的,具有中国文人画得静、得气、得神、得趣的韵味。他始终坚持中国画的人物画不能用水墨画油画,不能用宣纸画水彩,中国画中的人物画的是精神而非肉感,是排除了世俗与物质的呈现。王义胜先生在仕女画创作中将人拟物画,赋予中国古典花鸟画的精神,将芭蕉舒卷开合任天真,一枝寒玉淡春晖等形容植物的精神运用到仕女画之中,每一幅小的仕女画的创作都要经过上百张的实践尝试,笔墨、色彩与构图在不断试验中逐渐达到先生心中所想的作品面貌。


艺术创作伴随着王义胜先生的一生,也早已经成为了他的生活与习惯,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先生已经没有了任何物质上的目的性,只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自我的观照与感悟出发,抒发内心中对于美与艺术最真实的理解和感发。


三 诲人不倦 传承不息


王义胜先生既是艺术家,也是鲁迅美术学院的教师,在艺术创作的同时还肩负着繁重的美术教育工作。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德才兼备而深孚众望,不求名利专注学术,在对于自身艺术水准严格要求的同时,对于学生也寄予希望,从教期间培育了一批学生走向社会,在中国画教学中一直言传身教,承前启后。


在教学实践中,王义胜先生意识到中国画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主张艺术创作要与创作对象拉开距离。所谓拉开距离,就是观察对象时要重感受,而不是一味重视表面与形体,尤其在中国画的艺术表达中,“看一眼画一笔”不是中国画写生的方法,对于对象的观照是一种情感的观照,是一种内心情感转化之后的再反馈,艺术创作应在似与不似之间,王义胜先生清晰的认识到形似的具象与不似的抽象都不是中国画的出路,因此他敏锐的提出了中国画的“形变”不是有意的“变形”,而是“情动形移”,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独特审美感受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能力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允许学生为感受而进行的形式探索。


王义胜先生在多年的工笔人物画教学中,深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适用于学生,在他所著的《王义胜工笔人物画教程》中,也是先生教学思路的体现,书中图文对应,通过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对于中国画意象深化的作品与课稿,不仅使学习者可以从中熟练掌握工笔人物画造型规律与绘制技巧,同时也在教学中探讨更深层次的学术意义。


王义胜先生对于今天的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亦是充满思考,先生认为今天的艺术教学与创作的发展不应该丧失地域性的特点,过去的东北艺术创作以现实主义作为强项与优势,太过单一,而到了新时代又太过庞杂,学生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眼花缭乱,但在当下多元化创作面貌的背后,应该有着新时代特点与地域特点的精神内核作为支撑,艺术的教学与创作需要学术思想来引领,无论艺术如何向前发展迭代,本土教育与艺术发展都需要一个线索,一个魂,这需要通过教学来引导,也需要通过学院的美术馆与学报共同在学术上造就一种氛围,让今天的学生在知道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将艺术的教育与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 文人风骨 孜孜以求


王义胜先生十五岁从盖县乡村到鲁美求学,如今已年过耄耋,一生的时间都围绕着鲁美度过。早年,先生在鲁美家属楼的家仅有九平方米,一家四口在这个九平之家生活了十年。房屋虽小,但先生的心是宽广的,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在鲁美的考试中很多考生都来到先生家中吃饭,因为房子很小,便只能大家排队轮流进屋吃饭。而他也就是在这九平方米的房子中创作了很多重要的作品,其中一件作品《斗室铭》所表现的就是一家四口在家中的生活状态,而对于这样一件作品即是对王义胜先生个人的记录,同时也是对那一时代常见生存状态的记录。


王义胜 《斗室铭》 80x65cm


先生有着文人的性格,在艺术上孜孜以求,虚怀若谷,他笑称一生没出过国门,没穿过皮鞋,没带过手表,这也体现了他不求名利,也无心仕途,不为外物所累的个人性格。王义胜先生的工作室中堆满了创作的手稿,墙上粘挂着实验的作品,当他同我介绍他的作品时,总会带着还不够好,不太成熟等自我评价,创作作品时也总是反复推敲,探索与重复,他创作的仕女画因为构图的位置,纸张的形状,场景的设定,天气的阴晴与月亮的圆缺等因素不断尝试变化,以期能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先生一生都对自己的创作处于不满足与还可以更好的要求中,每每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展厅展出时,总觉不安,认为自己这一阶段的创作还不完整,需要再精进,反复审视自己的作品能否展出。也因此这一生创作中,没有主张办过一次个展,没有自己出过一本画册,在有人提及给他办画展时他便会回绝,说还不够成熟。


经过了六十余年的创作与研究,王义胜先生早已具备了一个成功艺术家的特点与能力,却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保持本心,不与他人比较,在平和淡然的心态中安静的继续作画,心无旁骛的坚持精进自己想要的表达,这既是王义胜先生的创作道路,也是先生初心不改的艺术人生。


执笔人: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袁小力


人物简介



王义胜 (1941.9—)生于辽宁盖县,1957年考入东北美专附中,196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深造于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研究班。现为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理事。代表作品《白求恩夜过封锁线》参加在苏联举办的“现代中国画展览”,获辽宁省1982年优秀文艺作品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风雪行》获辽宁省1983年优秀文艺作品奖,中国画研究院收藏。《春雨初晴》获辽宁省美术作品一等奖。《暗香浮动》参加日本“中国现代书画家作品展”,并收入专集。《故乡除夕夜》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连环画《白求恩在中国》(合作)获全国连环画一等奖。论著:《王义胜工笔人物画教程》《水墨仕女画法》。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