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担任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讲师,负责科技艺术教学工作,美术学博士,双硕士。其作品受邀参加众多国内国际大型双年展,并于纽约特纳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举办个展。个人代表项目包含2024年策划中国工艺美术馆《花开敦煌科技艺术展》、2023年创作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行路》主题雕塑项目等,2022北京冬奥会崇礼馆大型动态机械装置创作项目等,同时受邀国际品牌IWC万国、上汽智己等进行相关艺术联名活动及个人纪录片拍摄。许毅博长期致力于当代科技艺术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他运用丰富的科技媒介塑造创作体系,并挑战智能时代社会表象之下的一条条暗河。
教育经历:
2010年 获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
2015年 获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文学硕士学位。
2017年 获纽约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硕士学位。
2023年 获韩国京畿大学全球艺术学博士学位。
创作系列及年代:
2015至2025三组重要系列作品:1.《自愈功能》系列(2015-2019),2.《透明社会》系列(2017-2021),3.《规定生长》系列(2022-2025)。
代表个展:
浙江美术馆《规定生长》个展|杭州
纽约特纳美术馆《自愈功能》个展|纽约
代表群展:
2025年 HOW美术馆混合智能艺术季《穿越本体》|上海
2025年 混沌蝴蝶-第一届西安ING科技艺术季|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
2024 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年会-中国青年实验艺术展|沈阳
2024 深圳人工智能媒体艺术双年展|深圳
2024 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杭州
2024 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北京
2024 798CUBE艺术中心《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北京
2023 从雕塑物到数码物-2023年雕塑与数字媒介艺术邀请展|广州美术学院
2023 第三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北京
2022 艺以通衢-武汉双年展|武汉
2021 武汉·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武汉
2021 第三届安仁双年展|成都
2020 上海MOCA动漫美学双年展|上海
2019年 共同的神话-安仁双年展|成都
2019 “时间开始了-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
近期获奖:
2024年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大奖。
2024辽宁省第二届艺术设计作品双年展学术奖。
松下“元景”沉浸式交互艺术最终奖。
Artcloud中国SAP艺术大奖。
“王式廓奖”入围奖。
“废托邦”iArt艺术计划一等奖。
第七届“明天雕塑奖”入围奖。
获“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奖”。
获第二届“光与生活”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
科研成果:
1.2024年论文《数字的诗意-我的动态机械装置创作》发表于《美术》杂志2024年6月刊,刊物等级CSSCI 南大核心期刊。
2.获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科技艺术超学科系统下的创作
实践研究》,项目编号:LJ112410178031。
3. 获批主持市级科研项目:沈阳市社会科学课题《智能交互艺术赋能敦煌文化的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YSK2024-02-39。
代表项目:
2024 策划中国工艺美术馆“花开敦煌科技艺术展”|北京
2023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行路》主雕塑项目
2022 王府井3D裸眼巨幕 | 数字国风 聚散红楼
2022年 北京冬奥会崇礼馆大型动态机械装置项目
2022 奇幻敦煌大型沉浸式交互项目|数字敦煌 文化再生
论坛及专题讲座:
2025年 超媒介与协作共生学术研讨会|“南京”
2025年 第一届西安ing科技艺术季学术论坛|技术体:科技艺术新动力|西安
2024年 中国雕塑的方位·未来之境·科技+艺术学术论坛|重庆
2024年 第二届中国国际科学艺术周论坛|合肥
2024年 北京798CUBE《人机合一》学术论坛|北京
2023年 四川美术学院《未来图景》学术论坛|重庆
2023年 上海ART021论坛《技术如何重构艺术并影响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上海
2023年 广州美术学院论坛《雕塑物到数码物》发言嘉宾|广州
2023年 北京电影学院《动态机械装置与策展型商业》|北京
2023年 天津美术学院《开物》系列讲座|天津
2022年 受邀尤伦斯UCCA LAB主持《数字化构建无壁之域》论坛
2022年 受邀在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分享《艺术与未来》论坛
2022年 “时间之流-当代数字艺术新锐先锋对话”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