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作为生活用品时,有各自的功能和用途,当日常使用的物品与艺术相撞的时候,艺术作品会被赋予“意义”。通过经验,我们会对物品产生惯性的认知,借由物品的自身语言,可以直接产生思维的反馈,这是在艺术创作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过,在创作过程中,物质的原本功能可以被淡化,艺术问题将继续升级为辩证的思考,引出的物质性会被重新定义,作品中的物质属性伴随着形式、肌理、色彩等信息去重置,或是在探讨,或是感悟,又或是在呼吁与反思,更或是在纪念,这便形成了此次我们展览所要呈现的创作动机与内容核心。当生活中的物品去除掉了原有属性,失去了它的作用,我们能否通过物品本身的“物性”去与观念作耦合、去把认知进行颠覆、去将空间转换,我们能否借用此物去比拟它物呢?此次在庭澜美术馆展出的作品,是由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2023级的17位研究生创作完成,作品释放了他们个人理解这个世界的独立想法,以座椅为基础形态,试图将新的材料、新的形式与新的语言,以装置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将物品的更多“意义”进行了“物质性”的探讨与解构,用不同的材料去触碰艺术的本源,这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这也是触碰心灵、反问思辨的唯一途径。

展览现场

作品名称:《杨太师除妖》作者:杨喆皓


作品名称:《Temperature》作者:舒弋轩

作品名称:《Half》 作者:王子威

作品名称:《幻·蝶》 作者:孙嘉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