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年会·展览|"规定生长-未来的实验"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师生展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10-31 浏览次数:





主办单位

辽宁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承办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沈阳北站艺术区庭澜美术馆





About the artist

艺术家介绍

(排名按照姓氏笔画顺序)


王梦遥

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作品参加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首届中国·合川钓鱼城国际新媒体艺术节,2023BIAF韩国釜山国际艺术节,“通透性”八大美院影像艺术联展,“东北艺见”文化部艺术司优秀策展人扶持项目等。


《自由浮动的控制》,数字影像



王巨龙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特聘教师、龙艺堂数字雕塑实验室主理人 、沈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默的回响》




王润舟

1994年2月生,吉林长春人。201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原当代艺术系)。现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综合艺术,研究对象参与式艺术。


《经验交换:解压》




仇墨娇

清华大学博士。本、硕、博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专业,曾赴美国麻省美术学院学习实践,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要从事媒材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


《PINK HAIR》,布面综合材料



冯强

本科2011-2015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 · 新媒体专业;硕士2018-2021就读于威尼斯美术学院·数字媒体、鲁迅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


《A721人像学习机》



李菲菲

鲁迅美术学院・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双硕士毕业,并于 2022 年取得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专攻博士学位,2023 年就职于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师。


「儚・石」



李秋实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西俄勒冈大学、意大利威尼斯美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千层次人才。



《艺术品过滤机》



孙小川

1978年出生于沈阳 ,2006年毕业于法国阿尔勒国立高等摄影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灼光》




汤杰

1989年出生湖南,201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学院,负责装置艺术工作室。个人研究方向为装置艺术、动态雕塑、公共艺术,作品探寻人与物、人与社会、物与世界的关系。


《一·丨》






安伯洋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讲师;2011年中央电视台中国驻韩国分部导演、摄影师;2015年韩国艺术综合大学美术院造型艺术系硕士毕业;2018年韩国艺术综合大学美术院造型艺术系全息摄影专业讲师;2019年入职鲁迅美术学院至今。


《“Talent Park”》




许毅博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科技艺术教学负责人;多巴胺Tech-Art® 创始人;美术学博士。


《规定生长》




刘星辰

鲁迅美术学院学士、硕士。作品曾参展于中国、伦敦、韩国。作品更多探寻个体的内心世界对社会的依存感,擅长通过影像、装置、雕塑等媒介进行艺术表达。


《一段路》




刘明泽

硕士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品关注当下肉身经验与科技感受的混合身体概念设计。作品多以透明的动态装置、动画等探索后人类时代的人与科技关系。


《发光》




刘雨佳

本科就读于湖北师范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作品形式大多以装置、3D模型为主,以本我为起点,探索精神世界。


《她的武器》



肖珣

2014年获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文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鲁迅美术学院硕士学位;2019年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至今;2020年鲁迅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增强现实实验室负责任人。


《“robota”在失业金渐渐耗尽的午后》




汪雪晗

硕士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品关注当下肉身经验与科技感受的混合身体概念设计。作品多以透明的动态装置、动画等探索后人类时代的人与科技关系。


《山的呼吸》





张丹

鲁迅美术学院三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艺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乡村艺术建设专项委员会”常务委员。


《“物”》





张付涛

出生于河南商丘,生活于沈阳、首尔。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目前韩国弘益大学博士在读。


《手语》





张振

1993年生于中国辽宁。2020年获得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智能科技艺术与设计研究方向硕士学位,期间公派交换于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2017年获得沈阳音乐学院舞台艺术方向学士学位。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

《未来场系:生态社区的环状咏叹》





张峰

1983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88年获学士学位同年毕业留校任教;2006年获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硕士学位。作品“晨雾”、“泳”等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银奖。


《小齐》





陈宇飞

中国辽宁辽阳人,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师、导演、摄影师、视觉艺术家、艺术乡建实践者、太子岛大地艺术节发起人,总策划。


《神奇秘谱》




官欣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讲师,设计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副秘书长。


《哦,香雪》





孟昕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攻读台湾国立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


《无器官身体》





郝韵

2016-2020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2020-2023年:硕士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创作形式涵盖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摄影、影像及行为艺术。主要探索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虚拟与现实、语境化、规训权力等主题。作品曾被: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等机构收藏。


《新世界》






洪佳锐

出生于2000年,2020年就读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并获得院奖学金,于2024年取得学士学位。主要展览位于中国和美国。


《泳池里漂浮的五十个模特头有点吓坏了他们》





栾佳齐

现任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学院公共艺术教师;2009年交换学习于丹麦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并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并获硕士学位。

《共振升维》




董博雅

现为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师、副教授,担任传统艺术领域的当代性研究及教学工作。作品多次参展参赛,曾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宣部绘本项目、入选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并多次获得中国美协举办的国家级展览奖项。


《衣袂流光》






焦洋

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2006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并获学士学位;2006-2008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2008-2011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并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工作生活于沈阳。


《演变、繁殖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