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唤醒历史,用匠心传承文化

当汉代错金银云纹犀牛尊跨越两千年的时光,与当代设计相遇,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对话就此展开。工业设计学院陈江波、岳广鹏老师带领学生设计的文创产品“犀犀向荣”犀牛灯已经成功上线。这件作品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为灵感,通过萌趣设计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历史记忆焕发新生,为现代生活注入文化温度。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是汉代青铜艺术的瑰宝。其通体错金银云纹如星河璀璨,犀牛昂首挺立的姿态彰显雄浑气魄,既是古代工艺的集大成者,亦承载着中华文明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祥瑞的向往。如何让这一文物突破展柜的局限,走进大众生活?设计团队以“萌化”为切入点,将犀牛尊的威严身形转化为圆润柔和的轮廓,保留标志性云纹的韵律感,同时融入现代极简美学,最终打造出“犀犀向荣”小夜灯。设计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柔和的线条与暖光设计,让文物从历史的‘旁观者’变为生活的‘参与者’。”

“犀犀向荣”的创作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政教育实践。设计团队以“文化遗产活化”为核心,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精神内涵。犀牛在古代被视为力量与祥瑞的象征,其坚韧、稳重的特质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纹样转译、形态重构等环节,将历史符号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同时感悟工匠精神与文化使命。体现了“从文化认知到情感共鸣”的转化逻辑。犀牛昂首的姿态被赋予“向上生长”的寓意,象征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错金银云纹以抽象线条再现,既保留传统纹样的流动感,又契合现代审美需求;暖黄色灯光从犀牛体内透出,既具实用功能,更隐喻“以文明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这件作品不仅是一件生活用品,更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媒介,让使用者在日常场景中感知中华文明的深邃与灵动。

“犀犀向荣”的成功设计,是工业设计学院践行“思政+设计”教育理念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将持续探索文化遗产活化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以更多元的设计语言诠释文物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书写在古籍中的智慧,真正融入大众生活。正如设计师所言:“设计的使命不仅是创造美,更是唤醒集体记忆、传递精神力量。我们期待通过文创产品,让文化传承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时代行动。”

“犀犀向荣”犀牛灯现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商店及线上平台同步发售。让我们以设计为媒,共同点亮历史与未来的交汇之光,让文明薪火在当代生活中生生不息。

声明:所有图片素材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天猫旗舰店

初审初校:姚咏花
复审复校:赵美月
终审终校:曹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