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历史回顾  美术作品展  设计作品展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设计作品展>>正文
设计作品展
“艺术为人民”设计服务社会作品展——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2022-05-22 16:31  

 

图片


 


前  言
Foreword

 



2022年,正值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为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共鲁迅美术学院党委举办了以“艺术为人民”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作品展和设计服务社会作品展。两个展览通过线上举行,以此来继承鲁艺传统、传承鲁艺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奏响时代强音,用艺术的笔墨讴歌人民,以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以深刻的思辨引领风气,激发向上向善、同心筑梦的豪迈热情,为辽宁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展览梳理和再现《讲话》发表80年以来,鲁迅美术学院的美术创作发展历程,以一流学科美术学、设计学两大学科为主,通过美术创作和设计作品反映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家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讴歌民族独立、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美术创作和美术设计作品成果。

在文献部分中,借助文献资料营造延安时代的历史情境,折射《讲话》的时代光辉的同时,通过文献反映1942年《讲话》发表后,几代鲁美人在《讲话》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用艺术反映历史变迁、时代生活的美术创作主流。在作品部分中,展现新时代鲁迅美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的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在美术创作作品展中,展出包含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水彩、雕塑、摄影和影像艺术、实验艺术等美术作品,以丰富创作展现社会主义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成果。在设计服务社会作品展中,以美术设计为主体,充分展现鲁迅美术学院在设计方面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艺术成果,展现工业产品、建筑艺术、染织服装、数字媒体、视觉传达、传媒动画、工艺美术设计等的设计作品。

我们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美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美术表现的主体,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美术工作者的天职。我们要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火热生活和人民群众中汲取永不枯竭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源泉。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展现为人民服务,刻画时代,记录时代,美化生活。我们要站在时代前沿,不忘育人初心,将鲁艺精神发扬光大,以创作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回馈社会,回馈人民。

中共鲁迅美术学院委员会

   2022年5月16日




图片



图片


 


“艺术为人民”设计服务社会作品展

 


图片



图片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前身为 1993 年建立的环境艺术设计系,2017 年 5 月正式更名为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确立了培养具有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技能,富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拥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立足辽宁,服务东北,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艺术设计应用人才培养方向。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创新设计思维培养与创意设计表达作为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形成独特专业优势。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已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示范专业。
在教育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开展校际、校地、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到城市更新、新农村建设当中,用艺术设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学院“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十二届全运会火炬塔舞台及火炬点燃仪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汇聚”第十二届全运会会火炬塔及舞台设计

作    者:马克辛、曹德利、金常江、赵时珊、尹航

创作时间:2013年

采用单位:辽宁省政府

获得奖项: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优秀奖 、第六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 中国美术奖——提名作品

设计说明:

2013年8月3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开幕。象征“全运之魂”的主火炬气势雄伟地分节拔地而起。设计团队在方案设计时多次调整火炬材料,力争体现环保、可持续的设计理念。火炬塔的外观设计及命名也寓意深远,火炬塔命名为“汇聚”,塔身高12米,寓意第十二届运动会顺利召开。形似飞碟的火炬盆由齿轮组撑起,象征着辽宁省是新中国工业时代创造了众多奇迹和丰碑的骄子,将用熔铸钢铁的精神汇聚全民健身的激情。火炬主体造型的38根钢筋象征着参加本届全运会的38个代表团,用体育精神拧成一股绳在此汇聚了无穷的力量,象征着在党中央领导下祖国的腾飞。上部两节则分别有56支钢柱象征着全国56个民族团结进取、走向复兴,多节伸缩结构的塔体则采用了竹子的寓意,表达对中华民族“节节高”的吉祥祝福,中间部分立柱采用了中国结的盘长纹样,表达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凝聚在一起的深远寓意。




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  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
作    者:  田奎玉
创作时间:  2009年-2010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序厅总设计项目地点中国北京
1、中心主雕设计
2、浮雕壁画设计
3、室内总体环境设计
壁画名称∶  《古代文明·今日辉煌》
壁画材质∶  环氧树脂、氟碳漆
壁画尺寸∶  6500mm(高)x66000mm(长)
落成时间∶   2009年9月

 




“气壮山河”成吉思汗陵景区入口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气壮山河”成吉思汗陵景区入口设计

作    者:文增著

创作时间:2004年

采用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

获得奖项: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设计说明:

整个建筑造型呈现“山”字形,就像是天神之力劈开通道的大山,象征成吉思汗开天辟地、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同时也象征着蒙古民族走出草原,创造13世纪和谐包容、多元文化的世界文明。气壮山河门景是由底部三层台阶、左右山岩石壁、成吉思汗跃马柱型雕像和绵延式山峦墙壁组成的。台阶从远望去,像滚滚流淌的河水,寓意着蒙古这一“永恒之河”源远流长,与成吉思汗精神一同世代相传,永世长存。右侧的山崖石壁高16米,寓意成吉思汗在16岁的时候结识了人生中第一个好友博尔术。左侧的山崖石壁高18米,象征着18岁的成吉思汗发动了他人生中第一场战斗,为救回妻子孛儿帖,打败了蔑儿乞部,之后又被推选为乞颜部的大汗,建立了自己的军事营地,并树立了统 一蒙古高原的宏伟目标。左右岩石墙壁上雕刻着体现蒙古民族原始的生产、生活、风俗的壁画,壁画中间还刻有6幅成吉思汗箴言。东西石壁山峰中间的建筑是成吉思汗跃马柱型雕像,是对成吉思汗丰功伟绩给予的至高无上的敬重和赞美!成吉思汗雕像手中持苏勒德长枪,它是蒙古族的军旗军徽,象征着成吉思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雕像高21米,代表着成吉思汗从1206年建立蒙古帝国,到1227年去世的21年辉煌历史。




 

海之韵广场景观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  海之韵广场景观设计
作    者:  马克辛 张强 施济光
创作时间:  1999年
采用单位:  大连市政府
获奖情况:  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得铜奖
设计说明:

 


1999年,由马克辛教授主持设计并施工的大连滨海路《海之韵》广场,获第九届美展金奖。海之韵广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是滨海路东北段的入口,也是海之韵公园的北入口。与沙河口区的星海广场遥相呼应。广场面积3.8万平方米,由13000平方米的铺装广场、12000平方米的绿地和许多雕塑小品组成。

广场中心有五根曲率不同的白钢管为主体的雕塑,长19.9米,象征1999年9月是大连建市100周年;21只飞翔的海鸥象征飞向21世纪;50个大小不同的球体即代表原子结构,又寓意建国50周年。它像一条跃跃的长龙,题名就叫"海之韵"。




 

渡江战役纪念馆·序厅浮雕壁画

 



 

图片

作品名称:  渡江战役纪念馆·序厅浮雕壁画
作    者:  田奎玉
创作时间:  2012年
项目地点∶  中国·南京
项目内容∶  浮雕壁画设计
壁画名称∶  《百万雄师过大江》
壁画材质∶  环氧树脂、氟碳漆
壁画尺寸∶  11000mm(高)x55000mm(长)
落成时间:  2012年9月


 

中央电视台2套《秘密大改造》节目第三季第八期 为沈阳道德模范马成良一家家打造舒心生活


图片


作品名称:中央电视台2套《秘密大改造》节目第三季第八期为沈阳道德模范马成良一家

打造舒心生活

作    者:马克辛、尹航

创作时间:2020年

采用单位:中央电视台

获奖情况:全国美展入选


 

设计说明:
响应中央文明办之号召,以艺术照亮公益人心,以设计致敬平民英雄。设计师以好人马成良的奉献精神为榜样,希望通过自身的设计来改善提升主人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让好人住进好房子。
1.对室内空间功能进行了重新解构,拆除室内的部分隔墙,使空间释放出来,创造出独立餐厅和次卧并兼具书房功能,形成单纯明亮宜居的空间环境。
2. 对房间内的电路水路进行重新铺设,地暖的使用和燃气锅炉的运用解决了冬天取暖温度极差的状态。
3. 隐藏床的设计释放了餐厅的空间。在改善使用体验的同时增加了变化感,使就餐变成一件非常惬意有趣的事情。
4.卫生间和厨房部分是本设计的一大重点和难题,通过改下水提高地面、改主上水的一系列操作。实现了干湿分区。原来晾晒区在卧室的糟糕使用状态得到了彻底解决。而厨房跟餐厅的距离衔接,则在使用上更加具有了功能的合理性。
主卧的设计又是另一大重点。设计师将主卧改为榻榻米形式,从而让卧室兼具了茶室的使用功能,并且提升了空间的视觉效果。整个设计将一个单一的空间打造为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空间,为主人提供了多种使用功能的可能性,提升了功能服务性与使用体验感,让道德模范在服务社会温暖他人的时候,回到家也能够感受到美好空间带来的幸福,积爱成福。

 




沈阳铁西1905创意文化园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  沈阳铁西1905创意文化园设计
作    者:  文增著、赵时珊、刘健
创作时间:  2009
采用单位:  沈阳市铁西区
设计说明:

 


沈阳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可追溯至1905年,设计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历史遗存,保留了沈阳重型机器厂(现北方重型工业集团)70年前老厂房建筑群的主体框架,并进行了保护性修饰,留住并放大了沈阳工业发展的历史符号。设计思想主要借助于工业元素、旧机器设备创意设计,以动态雕塑为主体,配以景观改造,彰显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印迹。文化园占地4600平米。

主雕塑主题以极具力量感的简洁艺术表现手法,典型的钢铁工人动态影像,表现劳动创造的场景。舒卷的红旗形似灼热的钢水包,结合劳动中的工人形象,充满了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文化气息。象征性地展现了顽强的奋斗精神。

1905文化创意园前身是沈阳重型铸造厂,原厂房主体结构是日本人所造,作为老厂房改造项目,在设计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历史的文脉效果,同时兼顾作为大型商场空间的国家消防疏散范要求,在原有的钢价基础上,重新建造了一个全新的钢筋混凝土业态形式。由于空间较小,为了增加人员在其中的停留时间,流线上使用宁双螺旋结构,让两条流线,形成不相交的路线。增加顾客行进趣味性。




 

五星级宾馆大堂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  五星级宾馆大堂设计
作    者:  曹德利  李志刚  高文凡
创作时间:  2008
采用单位:  丹东
获奖情况:  第七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 金奖
设计说明:  

 


丹东五星级酒店坐落于有 “丹东外滩”之称的滨江中路中心地段,面朝美丽的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酒店拥有6000平米大堂空间,气势恢宏。空间设计运用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展现滨江城市的浪漫与典雅。装饰细部细节丰富,材料运用天然石材尽显尊贵。当年,丹东五星级酒店项目作为鲁美服务辽宁地方建设的重点项目,为打造东北亚经济圈发挥重要作用。



 

中街商业街文化提升改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  中街商业街文化提升改造
作    者:  张旺
创作时间:  2019年
采用单位:  沈河区人民政府
获奖情况: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设计说明:  

 


沈阳皇城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由东、南、西、北四条顺城路围合而成的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的老沈阳 城内城区,皇城保持了盛京都城时期形成的城池格局,拥有独特的规划布局与空间形态。本次设计不求原汁原味,但求顺应时代潮流,在凸显本身文化价值的同时融入时代感。体现延续性的历史积累;体现老城风貌和历史印记的重现,体现盛京古都的历史风韵,在沈阳发展方向上起到引导作用,增强塑造沈阳的特色认同感。始终让新的设计元素与原有建筑保持“对话”关系。将不同时期的建筑和城市片段及部件拼贴、整合在一起,让新旧延续在一整条街形成“集体记忆”的延续,由三个不同时期建筑样式的构成,打造出既有沈阳文化“历史”意义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全新胡同街景。从中街商业步行街至北中街的头条胡同及第二百货后院仓库、钟楼北巷同釆用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设计元素融入了该区域的明清建筑、大帅府等建筑风格.展现了不同时期胡同文化的场景。每栋一排排的的店面.每栋小楼及围墙和景观,都述说着历史、现在的共生,是一个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的缩影,恢复了该时期的城市历史记忆,人们会去浮想联翩,在环境中扮演着不同时期的角色,使整个胡同又是个露天民俗博物馆。




 

井冈山纪念馆方案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  井冈山纪念馆方案设计
作    者:  文增著 郭旭阳 林春水
创作时间:  2006
获奖情况:  第二届“为中国而设计”金奖
设计说明:  

 


“井冈山纪念馆”共分六个展厅,即序室,坚实的基础;引兵井冈山;千里苦转战;井冈大会师;会师后的发展和一个肖像长廊。陈列内容主要是介绍1927年9月底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引兵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暴动农军到达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创建红四军的历史,以及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五军到宁冈新城与红四军会合的艰难过程。陈列室着重再现了当年红军在新城战斗、七溪岭战斗、黄洋界保卫战等大量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展出革命文物13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20件。遗址照片、纪念地照片、人物照片、文字照片、油画、国画等300余幅。



 

2006沈阳世园会辽园景区设计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  2006沈阳世园会辽园景区设计
作    者:  文增著
创作时间:  2005年
设计说明:  

 


景区主入口方案寓意“振翅”,喻振翅腾飞、发展、迎宾之意,中心圆球象征"托起明天的太阳",取彩蝶原形之展翼,令人耳目一新;整体为金属材质,表层喷漆。景区雕塑方案“花神”,万花之神,令人心驰神往,进入浪漫美好境地,讴歌大自然无穷的魅力。不锈钢材质,反射环境色彩,融于自然之中。此外,辽园景区中雕塑主题贴近自然,如方案“我们的家园”,鸟儿之家,天下大同。世界和谐,其乐融融;金属材质,灿烂色彩;雕塑小品“蛙”,自然、生态、环境,构成美好情趣,陶冶人们情操;材质为玻璃钢彩绘。


 


延安清凉山女红军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延安清凉山女红军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作    者:马克辛、石璐、金常江、赵时珊

创作时间:2011年-2012年

采用单位:中国优生优育协会、陕西省委、延安市委

获    奖: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优秀作品

设计说明:


 

2011年5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秦新华会长及其陪同人员来我院会见韦尔申院长,共同商讨“延安清凉山景区规划设计”的项目,确立本次方案的设计主导思想为“讴歌伟大母亲,纪念长征女红军”。­­­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讴歌伟大母亲,纪念伟大的长征女红军”为主题的大型纪念性规划项目,它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培养下一代的一项伟大的希望工程,因此得到了陕西省委和延安市委主要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
随后秉承着会长的指示,确立了“以讴歌伟大母亲”为主题的清凉山景区规划项目的内容构架:
一、以新闻纪念馆为背景而设计的新闻广场;
二、展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延安革命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主题雕塑;
三、反映长征革命历程和女红军情感为主要线索的长征女红军雕塑园以及以 “托起明天的太阳” 为主题的母亲柱;
四、展现长征女红军不畏艰辛、不怕牺牲、艰苦卓绝的长征女红军路;
五、采用高科技和多媒体技术、营造声光电体验于一体的长征女红军馆;
六、体现延安特色的商业步行街。


沈阳铁西1905创意文化园设计

 


图片


 


作品名称:  沈阳铁西1905创意文化园设计
作    者:  马克辛 卞宏旭
创作时间:  2018年
采用单位:  沈阳市政府、沈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获奖情况: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设计说明:  

 


从东方到西方,从传统到现代,有鲜明城市色彩印象的城市都有共同的表达手法, 对于城市色彩来说首先要是规划统一的色彩基调,如北京皇城区、苏州、巴黎老城等,此外在“统一” 的基础上,适当的活跃和变化。无论是城市区域层面,街道层面,还是建筑单体层面,能够形成特征鲜明、印象深刻的城市色彩风貌,都是先统一,然后在统一范围内适当变化。

沈阳具有不同历史时期和多种文化交融并存的特点,空间布局上具有鲜明的拼贴式特点,在沈阳历史长河的各个时期、各个板块,城市色彩一直传承着灰色,和偏赭色、浅棕色的暖色,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可以看作为沈阳城市色彩的根基。因此,“浑厚有序—暖灰盛京”的规划设计定位更符合沈阳的历史背景与人文文化。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方案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方案设计
作    者:  郭旭阳
创作时间:  2006
获    奖:  第二届“为中国而设计”金奖
设计说明: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平民的现场。纪念馆以“平顶山惨案”遗址为基础,以大量资料、实物以及800余具殉难同胞遗骨和部分遗物,真实再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忍罪行。平顶山惨案纪念馆位于南昌路17号,距离抚顺市区约4公里。纪念馆分为广场、纪念馆、纪念碑、遗址馆和碑苑几大部分,大型主题雕塑带给观众第一道视觉冲击。纪念馆分为序厅和四个展厅,从“东北沦陷 辽东抗战”、“日军暴行 惨绝人寰”、“铁证如山 正义审判”、“以史为鉴 警钟长鸣”四个角度,配合照片、场景、影片等,讲述平顶山惨案的来龙去脉。遗址馆分为序厅、遗骨池和尾厅三部分,保存了殉难同胞遗骨800余具,震撼人心。“ 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开放以来,已成为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它真实再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忍罪行,同时,也警醒着后人勿忘国耻,铭记东北人民顽强抗敌的精神,珍惜今日和平世界。



辽宁省政协文史馆展陈建筑景观设计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辽宁省政协文史馆展陈建筑景观设计

作    者:赵春燕,赵时珊,隋昊,张磊,胡书灵,杨帆,王蓉

 

创作时间:2020年

采用单位:辽宁省政协

设计说明:


 

省政协文史馆,是由原来辽歌的老办公室楼改造而成。  作为皇姑区的历史建筑,在改造中着重注意保留了历史的遗迹。  设计中尽量做到新旧结合。  在保留原来的历史痕迹中,同时体现现代设计的风格。

 

在建造过程中,重新对空间的打开和连接,把阳光引入空间,并形成了适用展陈的空间。展馆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并做出重要批示。同时也是为沈阳人民了解统战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



辽宁工人展览馆项目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辽宁工人展览馆项目设计

作    者:马克辛、尹航、赵春燕、赵时珊、金常江、杨满丰

创作时间:2022年

采用单位:辽宁省总工会

设计说明:


 

2022.4.26 辽宁工人运动文化(展览)馆项目展陈设计一体化工程由鲁美中标。


魏家沟村幸福宜居村景观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魏家沟村幸福宜居村景观设计

作    者:潘天阳、赵时珊、刘健、研究生设计团队

创作时间:2022年

采用单位:沈阳市农业农村局、沈阳市浑南区王滨街道

设计说明:


 

魏家沟村位于沈阳市沈阳市浑南区,整个村庄自然生态完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缺少有序的规划和有效的利用。此次设计涵盖四个点位,村里疙瘩沟村民活动景观广场、疙瘩沟村民服务中心、小魏家沟村口广场及休憩景观设计、生态村民水岸休闲活动广场设计。整体景观规划与设计,遵循三方面设计理念:一、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入村庄原有 的生活形态之中,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居住品质的同时,为居民的精神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乡村规划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与助力,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特色,发展地方传统产业并进行创新经营,从而推 动乡村经济合理有序发展;三、建筑设计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结合当地的乡村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改造,  寻找更适合当地生活与发展的建筑形态,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村民居住区,将“在地性”与“文化性”合二为一,营造更适宜居民居住的乡村。


其它社会服务项目

图片
 
作品名称:  盛京医院《生命》浮雕
作    者:  马克辛
创作时间:  2006年
采用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设计说明:

 


盛京医院主题浮雕运用自然主义展现生命的意义,人的生命形态在时空当中不断变化展现出生命的价值,母性孕育生命的循环生生不息。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类和谐共生,体现平衡与繁衍。运用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抽象出男性与女性符号,重复叠加继续重复叠加,生命的旺盛,族群的强大在这钢铁锻造的符号里展现淋漓尽致。主体形象运用医学成像透视原理体现医疗的专属性,同时向达芬奇的艺术作品致敬,把生命与艺术融入作品当中。子宫象征母爱的伟大,保护弱小生命的强大使命,是人类得以繁衍的最本质的基因。材料运用了彩色玻璃,通过阳光的游动感到色彩的力量,红色和蓝色体会生命阴阳和雌雄。雕塑以其简练概括的现代手法把生命这一主题与精神铸熔在空间当中,体现出医院作为生命保护圣殿,医生作为圣殿的天使,把保护与关注集中到了宝贵的生命之中。


 

作品名称:  秦皇岛国家湿地迎宾馆室内设计
作    者:  马克辛、金常江
创作时间:  2011年
采用单位:  秦皇岛市政府、秦皇岛园林局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内容为秦皇岛北戴河森林湿地观光园接待中心的主体建筑群,用于高端接待。设计范围包括迎宾馆、餐厅、木屋别墅,其中迎宾馆3716.88㎡,别墅845㎡,餐厅1221.53㎡。

材料元素:自然环保材料,真实自然的材料既是品质的保证也是表面质感好的体现,低造价不铺张的材料,尽可能选用本地可出产的材料,即与环境和谐呼应,同时体现低调务实的建筑理念。注重尺寸比例,在运用自然低成本的材料同时通过对尺度和工艺的把握实现大气高雅的风格。

语言元素:欧式语言元素,代表欧洲文明方圆的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的语言元素来表现古朴自然的意义。式石制建筑与木屋结构相结合最能体现自然环保的用料理念。欧式风格的厚重基础与木屋屋架的整齐轻松相得益彰。中式语言元素,木结构的风格与中式,形成独特艺术语言,其贴近自然的原生态形式是独一无二的。中式的现代风格,具有定性作品的作用,同时中式风格多用木结构方式与木屋的结构风格相呼应。中式现代所追求的意境通过与饰品结合来实现更高的艺术效果。


 

作品名称: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火炬设计项目
作    者:  尹航、岳广鹏、李奉泽
创作时间:  2020年
作品说明:  

 


火炬头:以编织的“中国结” 形象及节日“灯笼拉花”形象为抽象,塑造出“瑞雪”之交错编织的滑雪道火把状态。“中国结” 元素既是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国人 “热情好客、结缘天下”情怀的充分体现。燃气导管:中空的燃气导管形象设计成“沙漏”状,这一传统计时工具形象的出现,寓意了奥林匹克精神具有时空观,诠释了奥运历史历程与悠久的中国文化长河在时空中转换结合。隐喻出了深邃的东西方哲学。

中心环部分:柔性屏幕展示环、 隐藏人视角摄像头、内置互联网数字芯片作用:


 

传达奥运信息软屏屏幕在火炬传递中可以在线与全世界人民互动信息,区别于传统形式的电视广播转播,开启了5G时代万物互联的新纪元,增加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参与性。彰显了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全球领先的姿态。

 


在线的火炬视角,可以让全民网络参与火炬第一视角的传递全过程,是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受奥运精神。并且可以起到向全世界宣传传递地的传播作用,扩散奥运精神。


 

火炬底部开关部分:

 


中国印章 阳文奥运徽标京张群山核心图案阳文围绕。象征奥运之印记,印遍大好河山。奥运精神传播四方。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