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历史回顾  美术作品展  设计作品展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历史回顾>>正文
历史回顾
砥砺前行 薪火相传——鲁迅美术学院的建立与发展
2022-05-26 14:48   审核人:





图片





砥砺前行 薪火相传

鲁迅美术学院的建立与发展






图片






图片






鲁迅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延安鲁艺,东北鲁艺。回顾它的成长,它所走过的五十余年的革命道路,自然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思想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光大之路是同出一辙的。毛泽东同志《讲话》的精神本质已构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它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我们学院的历史发展道路就是实践这一革命文艺理论的道路。在这一道路上,历经奋斗、进取、调整与完善的过程,鲁美才渐渐地成长起来。而且出现过不少的名师、名家和名作,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重要的篇章,有着重要的影响。五十年后的今天,已进入到二十世纪末,我们的文艺事业获得了历史上从不曾有过的大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面貌,且百花齐放。



——摘自

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美苑》1982年第2期

《立校之本——重温<讲话>笔记》

宋惠民






图片

沈阳校区鲁迅雕塑像 李志刚摄 2003年






1958年7月,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经中共辽宁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文化局的批准,东北美专发展壮大为“鲁迅美术学院”。由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在东北地区招生和分配,学制为四年至五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艺术院校从此开启了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新篇章。






峥嵘岁月 鸿篇巨制

(1958-1978)






艰苦奋斗 励精图治



鲁迅美术学院经历了延安鲁艺、东北鲁艺、东北美专三个洋溢着理想主义激情又充满波澜起伏以至痛苦劫难的不同发展历程,学院更名后快速步入到发展壮大与繁荣兴盛时期。教育理念、体系建制、教学成果、人才培养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外来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与自身办学实际磨合衔接、融会贯通,师生艺术素质大幅度提高,具备了接受国家使命召唤和完成社会任务的专业技能和创作激情。组雕、组画、历史画、工艺装潢设计等一批高质量的艺术作品相继创作出来,师生们以画笔、雕刻刀为武器,将艺术作品永久地镌刻在了新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之中。




图片

1958年,鲁迅美术学院挂牌






步入正轨 发展壮大



1959年根据《鲁迅美术学院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至1961年间,成立国、油、版、雕、工艺、教育六大系。

在此阶段,正值国庆十周年,新中国十年建设的丰硕成果,激励着师生的心灵,使他们迸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为支援首都北京十大建筑的绘画、美术装潢、纪念雕塑等大批任务,学院派遣工艺系、雕塑系大部分师生和部分中国画、油画系教员赴京参战。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至1960年初结束,一年半时间里,师生们光荣地完成了国庆十周年献礼任务。他们抱着革命理想大于天的崇高情怀,坚守鲁艺的初心使命,创作出大量反映时代与浓郁生活气息的经典艺术作品,他们把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对艺术的忠诚,通过精深的绘画语言与高超的艺术技巧体现在一件件艺术作品上。雕塑、绘画、工艺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如:雕塑系集体创作的《北京农业展览馆大型组雕》;赵华胜、李林祥、张永新、陈曦光等集体创作的素描组画《白手起家》;任梦璋、杨为铭合作的《平型关大捷》;任梦璋创作的《攻克锦州》;王绪阳创作的《黄巢起义军入长安》;贲庆余创作的《瓦岗军分粮》;许勇创作的《戚继光》;晏少翔、盛平合作的《施耐庵著水浒》;乌密风、周绍淼、李祯泰、刘树仪、陈郁志、薛世哲等负责为首都农展馆、中国美术馆、北京火车站等十大建筑创作的工艺装潢设计作品等。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阶段鲁迅美术学院创作上的丰收是建国以来教学成果的一大检验,也可以说是艺术为人民而获得的巨大成就。






图片

《人民公社》 北京农业展览馆大型组雕 雕塑系师生集体创作 水泥仿石 1959年






由于鲁迅美术学院建院以来创作教学上成绩斐然,1960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界群英会上,鲁迅美术学院被选为全国文教界先进集体。同年7月,文化部教育司将鲁迅美术学院的教学情况转发给全国艺术院校。

这一辉煌的佳绩是学院传承和发扬鲁艺精神,坚持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美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美术表现的主体,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美术工作者的天职的成果体现。






图片

1958年,56级师生在校门前合影

图片

1959年,工艺系接受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装饰设计任务,乌密风先生在指导学生创作中

图片

1959年,李仁章、杨美应、陈绳正、田金铎、张秉田在北京全国农展馆雕塑放大现场

图片

1960年,季观之先生指导学生创作中

图片

1961年,任梦璋先生为中央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历史画《攻克锦州》中

图片

1962年,晏少翔先生指导中国画系学生创作中

图片

1962年,本科女生宿舍前合影(左起:陈静、刘东瀛、王敬致、刘玉玲、白素兰、路桂君、苏青云、王力明)

图片

1962年,中国画系58级毕业合影

前排左起:张望、郭西河、晏少翔、季观之、赵梦朱、牛犇、张启仁、白大方、吴知平、钟质夫、陈日新

后排左起:王绪阳、李汉华、陈佩玉、吴秀楣、崔玉洁、周秀青、李钟录、赵殿泽、王盛烈、温崇圣

图片

1963年,乌叔养先生在创作中

图片

1963年,中国画系花鸟专业学生与赵梦朱先生合影

图片

1963年,师生在盘锦垦区合影(左起:袁耀锷、路坦、李泽浩、任梦璋等)

图片

1963年,辽宁美协组织学院教师到闾山参观,参加的人员有晏少翔、郭西河、钟质夫、季观之等

图片

1964年,赵梦朱先生为中国画系四年级学生上课,现场示范作画中

图片

1965年,师生在金县社教时合影(后排左起:宋惠民、路坦、李钟录、李福来)






鲁迅美术学院建立初期,学院非常重视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持续向各兄弟院校、画院派出进修人员。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了学院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丰富了学院中国画、油画、雕塑等专业教学。同时也重视中外交流活动,国内著名画家多次来学院讲学,他们中有潘天寿、傅抱石、关山月、溥松窗等。专家们的到来,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他们亲切指导师生创作、分享创作心得,他们与师生即兴挥笔合作完成的作品,成为永久的珍贵记忆。






图片

1959年,著名国画家潘天寿先生前来学院讲学

图片

1959年,陈尊三先生邀请西方学生来学院交流访谈

图片

1959年,著名彩塑家张景祜先生前来学院讲学

图片

1960年,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前来学院讲学

图片

1962年,著名版画家古元先生前来学院讲学

图片

1962年,院长白大方接待外国文化代表团合影

图片

1963年,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叶浅予先生前来学院讲学和举办画展






风云变幻 百废待兴



1966年至1976年,时局动荡中,鲁美人对鲁艺精神的坚定从未有过些许的迟疑,画笔刻刀从未有过须臾的停滞。正是鲁艺精神直抵人心的力量,激励着鲁迅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乡村原野留下艺术创作的身影、工厂矿山中为群众美育倾注的情感、茅屋油灯下为艺术理论建设疾走的笔触、校园展馆中传授技艺的墨色,支撑起了这十余年:以《胜利万岁》大型组雕为代表的雕塑、以《白求恩在中国》为代表的连环画、以《战友》为代表的油画……穿越时空,捍卫着鲁艺的传统光辉与鲁迅美术学院的业界领先地位。






图片

1969年,《胜利万岁》翻制现场

图片

1971年,王义胜、赵大鹏、许荣初、顾莲塘在太行山深入生活实地考察

图片

1974年,吕孟祥、于英华、廖炯模、周光远在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

图片

1975年,师生在韶山参观学习

图片

1976年,副院长牛犇亲自主持素描教学座谈会

图片

1976年8月,陈尊三先生在带队下乡前和同学们亲切交谈

图片

1977年,新生入学成绩汇报展览在沈阳市和平区文化馆展出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鲁迅美术学院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批高等美术院校,65名考生在一万余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鲁美77级学生。学院在迎来新生的同时,也迎来了艺术发展繁荣的春天。






改革创新 成就斐然

(1978-20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改革开放不仅是政治经济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也是教育与文化的全面复兴。鲁迅美术学院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办学历史上第二个发展的高潮阶段。美术教育回归学科本位,更加强调美术教育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包括美术创作人才、美术教育人才与美术服务社会人才。

这一年,师承鲁迅先生的木刻艺术家张望先生于众望所归中出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这位鲁迅先生的及门弟子深受周恩来总理赏识,亲耳聆听过毛泽东同志《讲话》,1938年延安鲁艺成立伊始就以刀笔在文艺战线上建功立勋的艺术家,从此带领鲁迅美术学院走上了以延安精神为引领的艺术道路新征程。

也是在这一年,十年动荡后的校园中,又看到了如饥似渴、热爱艺术、追求艺术的年轻身影,他们在老一辈先生的谆谆教诲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鲁艺精神,开拓出了今天鲁迅美术学院艺术道路上的累累硕果。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奠基和引领着鲁迅美术学院未来的艺术辉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专业型人才和艺术精英的需求持续增多,众多艺术爱好者渴望接受更专业、更系统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多个专业应运而生,学院专业布局日趋合理,专业结构逐步优化,专业建设由此进入一个健康稳定、充满活力的发展时期。

1978年,版画专业从绘画系建制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独立的教学单位。并在1982年,版画系成为鲁迅美术学院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培养教学单位。

1979年,工艺系工业美术专业成立,同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学制四年,于1980年更名为“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即现今工业设计学院的前身。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工艺系在加强原有的装潢、染织、工业造型专业建设的同时,于1983年增设了服装设计专业,招收第一届学生,为工艺系注入新的活力。

1982年,重新建立师范系,每年招生一百多人,为全省培养了近千名中学、中师的美术教师,初步改变了辽宁省中学美术师资严重短缺的局面。

1986年11月,辽宁省高等教育局批准学院增设摄影专业(专科),学制三年,计划1987年招生。1987年9月,摄影系正式成立,全称为“艺术摄影系”,面向全国招收摄影专业学生(专科)17人,这意味着摄影正式迈入艺术的门槛,填补了中国摄影高等教育的空白,并于1993年招收第一批摄影成人函授学生。

1988年,成立染织设计系、服装设计系和装潢艺术设计系。

1988年7月,学院新增壁画专业。

1991年,装潢系的室内设计专业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1994年,基础教学部正式成立,美术史教师归基础部管理。

1996年11月,学院根据《1996—1997年度辽宁省地方普通高校增设及调整专业审核结果》的通知,新增设了美术学专业,学制四年,同时撤销了师范专科。

2000年,视觉传达设计系增设多媒体专业方向,工业设计系增设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方向。

2001年,学院在1997年开始招生的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美术史论系。

2001年,本科绘画专业中增设水彩画专业方向,摄影系申报增设影视摄影专业。

2001年11月,环境艺术设计系增设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开创学院在多媒体领域的动态交互设计教学和科研新领域。

2002年10月,学院决定中国画系增设书法专业(方向)。这是中国画系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使中国画系专业配置更加完备,教学体系更加完整。

2004年,学院创建了文化传播与管理系。

2004年9月,第一届影视摄影专业的学生入学,代表了摄影系影视专业的正式建立。

2006年4月,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与工艺)专业方向获得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招生,第一届学生共20人。同年,美术教育专业撤销,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改回艺术文化研究中心。

2007年,工业美术专业始建,最初隶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系装饰设计方向。

2007年,大连校区始建后设有艺术设计专业,下设平面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动画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和陶瓷艺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

2009年9月,水彩画专业从版画系分离,以“水性材料”作为专业发展方向,组建“水性材料工作室”。

2009年,动画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5年正式成立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

2011年,成立了鲁迅美术学院·文化国际服装学院,并于201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制为四年,采用“2+2”培养模式。

鲁迅美术学院与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合作,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1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图片

1978年,刘世颖、季观之、郭西河、俞永康在吉林文化馆

图片

1978年,王盛烈、孙恩同、孙世昌、杨建友徒步至长白县横山实地采风

图片

1978年,郭西河先生为染织系77级学生在国画课上作范画

图片

1981年,晏少翔先生应邀为辽宁省博物馆临摹唐•韩幹《神骏图》卷

图片

1983年,国庆三十四周年茶话笔会现场,季观之先生作画中

图片

1983年,杨美应先生为周恩来同志制作雕像,邓颖超同志来现场作指导

图片

1983年,国庆茶话会上朱鸣冈先生在讲话

图片

1985年,原东北美专校长、美术教育家杨角先生前来学院讲学

图片

1986年,第12届运动会接力速写项目,顾莲塘、宋德昌在画速写

图片

1987年,著名文艺理论家王朝闻先生前来学院讲学

图片

1987年,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前来学院讲学

图片

1989年,万今声先生、周玉玮先生在交谈

图片

1991年,华东水灾“赈灾书画义卖”活动中,王盛烈院长在书画义卖现场作画

图片

1991年,华东水灾“赈灾书画义卖”活动中,钟质夫先生在书画义卖现场作画

图片

1991年9月,鲁迅美术学院与苏联伊·耶·列宾绘画建筑雕刻学院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并举行合作交流意向协定书签字仪式

图片

1995年6月,学院聘著名学者杨仁恺先生、冯其庸先生为学院名誉教授时,李浴先生与两位学者亲切交谈

图片

1996年10月,宋惠民院长和李泽浩先生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建筑与艺术学院、马里兰艺术学院等十所艺术院校讲学、办展,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开创了学院与美国艺术院校学术交流的先河

图片

1998年5月,学院建院60周年校庆,鲁迅之子周海婴前来参加庆典

图片

1998年,雕塑系创作的校门浮雕完成,学院领导在校门建设中现场办公

图片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鲁迅美术学院党员大会

图片

2005年9月,第十三届国际全景画会议在学院召开

图片

2005年10月,德国雷曼教授在工业造型系讲学时与学院领导合影

图片

2005年11月,大连校区建设奠基典礼

图片

2007届学生毕业典礼暨硕士学位授予仪式

图片

2012年10月,浑南新校区建设奠基仪式






鲁美四老



钟质夫 (1914—1994)

晏少翔 (1914—2014)

季观之 (1915—1996)

郭西河 (1917—1995)


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从北京来到沈阳,成为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学院的教育事业,他们把艺术创作的辉煌与巅峰永远的留在了辽沈大地。1989年10月,辽宁省博物馆举办钟质夫、晏少翔、季观之、郭西河四人作品联展。四人合作的巨幅《北国松泉图》受到美术界好评。“鲁美四老”从此蜚声中外。




图片

孔雀开屏 钟质夫 1961年 纸本设色

图片

施耐庵著水浒图 晏少翔 1959年 纸本设色

图片

疏通航道 化险为夷 季观之 1978年 纸本水墨设色

图片

荷花蜻蜓 郭西河 1973年 纸本水墨设色






屡创佳绩



学院涌现了一批造诣卓越的艺术工作者,高水平的富含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相继从这里诞生,并在一系列国家级重要展览上屡创佳绩,入选率和获奖率均居前列,在全国艺术工作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图片

丙辰清明夜 李福来 1978年 木刻版画

图片

骨肉同胞 贺中令 1979年 汉白玉

图片

一曼小屋 孙恩同 1983年 纸本水墨设色

图片

曹雪芹 宋惠民 1984年 布面油画

图片

走向世界 田金铎 1985年 铸铜






鲁美现象



值得自豪的是,20世纪80年代,学院中青年艺术家异军突起,在国家级重要展览中连续获奖,震撼艺术界,被专家学者称为“鲁美现象”,在国内学术圈引起反响。他们高举社会主义文艺旗帜,坚持“二为”方针,大力发展大众艺术,创作出一大批历史题材、革命题材以及展现国家风貌、人民喜闻乐见的全景画、城市雕塑等作品。




图片

集市 赵大鹏 1982年 摄影

图片

孙中山先生 孙家彬 1983年 铸铜

图片

嘎达梅林 许勇 顾莲塘 赵奇 1984年 连环画

图片

白山魂 贺中令 1984年 石雕

图片

教师 薛雁群 1984年 油画

图片

吉祥蒙古 韦尔申 1988年 油画

图片

风 刘仁杰 1989年 油画

图片

黄昏时寻求平衡的男孩 王岩 1989年 油画






全景画创作



中国全景画艺术的兴起始于1986年,由鲁迅美术学院独立组织创作完成了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全景画《攻克锦州》,从此打开了中国全景画艺术创作之路。中国全景画艺术的发展与鲁迅美术学院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鲁美对中国全景画艺术的产生、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图片

鲁迅美术学院全景画代表作品

图片

1988年,《攻克锦州》全景画创作组向领导汇报创作进展情况

图片

2006年,《赤壁之战》全景画创作组合影

图片

2007年,《淮海战役》创作组在全景画现场合影






学科优势



进入21世纪,鲁迅美术学院在继承传统美术学科的优势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科技进步作为支撑的设计学科集群,设计专业频获大奖,充分体现了新世纪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作者群体旺盛的艺术创造力与杰出的艺术感染力。




图片

天地传说 王亦飞等集体创作 电视动画片 1990年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复兴之路 展厅 田奎玉 2009年-2010年

图片

红嫂 李晨 2012年 连环画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运会吉祥物设计中标 赵璐 2012年

图片

第十二届全运会火炬塔及舞台设计 马克辛 曹德利 金常江等 2013年






一校两区



2007年鲁迅美术学院沈阳校区完成了一系列改造工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于2007年完成校区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同时探索了一套全新的、系统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标志着学院“一校两区”教学格局的形成。沈阳校区以美术学专业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大连校区以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为主。

鲁迅美术学院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高等美术学府,为东北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美术人才,不仅在美术创作上硕果累累,而且在服务社会、繁荣文化等方面都取得突出成就。




图片

鲁迅美术学院沈阳校区

图片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






时代礼赞  诠释担当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同时艺术学独立升格为学科门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鲁迅美术学院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探索高端艺术人才培养机制,“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开展新一轮的学科专业资源整合,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艺术门类,形成20个专业、15个院系的布局,加速了东北地区美术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新专业、新学科的开设和二级学院的组建是近些年来学院综合实力增强的重要体现,这与学院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资源的增加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画、绘画、雕塑、动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摄影、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等十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些成为鲁迅美术学院新一轮发展的机遇。

站在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80周年纪念的今天,重温《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赓续延安鲁艺红色血脉,传承“爱国为民、团结奋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鲁艺精神,心系国运、艺以载道,鲁迅美术学院以深厚的办学底蕴和“站在时代思想的前沿,做时代文化先导”的责任与使命,全力推动美术事业和高等美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兴盛。






峥嵘岁月铸荣光,

艺路征程谱新篇。

八十四载,栉风沐雨,巍巍学府,桃李繁盛,鲁迅美术学院在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的征程中,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史谱写了绚丽多彩的篇章!









【文献出处】


《鲁艺在东北精品文献展》展览介绍词

党委宣传部


《鲁艺在东北美术部专辑 1946-1953》

《鲁艺在东北——东北美术部专辑》编委会 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们从延安走来:鲁迅美术学院建院80周年文献汇编》

李象群 主编

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从延安走来——高等美术教育70年》 (鲁迅美术学院卷) 待出版


“艺术为人民与文化自信”——纪念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 《艺术为人民》视频纪录片 解说词

党委宣传部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