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院系概况  党团建设  学术动态  科研创作  教学实践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动态>>正文
学术动态
学术展览|我院举办“鉴古建今”建筑艺术实体教学交流展
2021-11-06 14:05 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学术展览|我院举办“鉴古建今”建筑艺术实体教学交流展

2021年10月29日——11月03日,由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主办,鲁迅美术学院团委协办,建筑技术与文化研习社承办的“鉴古建今”建筑艺术实体教学交流展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本次交流展以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系列课程《建筑设计与创意思维理论研究》、《建筑思维》、《建筑形式语言表达研究》等为依托,在学习和训练建筑设计与形式表达的基础上,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历史观与责任感,引导学生对建筑形式与技术语言进行深层次演绎,思考建筑的形式语言与时代的发展的普遍联系,以及背后蕴含的艺术规律。

“鉴古建今”这一主题,从形式分析、技术研习、艺术表现等多重角度,导入深层次的建筑思维,完成建筑形式、技术与艺术的综合性表达与再创作。系列课程关注的是建筑设计教学背后的建构逻辑与形式内涵,中国传统建筑的建构、空间文化的精髓,其当代性应用潜力,以及其与新时代艺术设计相融合的深层思考和研究。

研究生教学的要点之一在于可操作的实践性的提升,而高校的社会实践机会受限,因此我们设置了经典建筑的学习、研究与重构环节,以建构模型的方式对成果进行表达。表达的重点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在理解、解构、判断、选择的基础上的重构与二次创作过程,可以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一、实践教学的新坐标系

纵向坐标是研究历史,在学习研究建筑形式的历史特征的基础上,更关注和思考其历史成因、内驱力及发展规律。重点并非形式表象本身,而是思考在面对社会条件的不断发展,寻求当代的文化艺术精神和时代审美走向,发掘建筑艺术创作的驱动力。


研究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以发展的视角看待传统。中国的传统建筑的优秀之处并不仅在于形式表象,更在于其空间逻辑所支撑起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哲学精神。只有真正认识历史建筑的优秀内蕴,在设计中才能够既体现中国特色,又能避免落入历史的窠臼,创作出属于时代的“中国建筑”。

横向坐标是优秀的建筑逻辑在中国和西方的建筑中都有不同的解读和体现,其实质是相通的。打通起源于西方的现代主义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束缚,了解形成这些建筑艺术形式的背景和逻辑上的相关性,使学生主动研究与思考建筑的时代性、国际性与民族性的逻辑关系以指导创作。

二、教学方式的新突破

“鉴古建今”的展览在纵向上打破了年级壁垒,由高年级与低年级同学携手合作,增强跨年级的合作、学习和相互促进。

展览还在横向上努力打破专业的界限,实现建筑学与艺术回归。建筑学与艺术的分分合合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的需求。应该意识到,面向未来的创作需要建筑学与艺术的回归,这当然不是一门课程能够解决的,但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引导。打破专业“壁垒”,将创作的领域边界与发展方向进行拓展和衍生。

教育教学需要向历史汲取营养、向时代承接动力。我们的思考也应紧随时代的发展,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形成具有时代性的艺术创作思想体系,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