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常江 副教授
中共党员 哲学博士
现任鲁迅美术学院侨联主席、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装饰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研究方向:建筑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与虚拟转译
本科主讲课程:
《空间形态构成》、《建筑装饰与建筑施工细部》、《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
研究生主讲课程:
《综合设计-建筑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与表达研究》、《空间艺术形态研究》
教材著作:
2012年 著 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规划教材《平面构成—空间构成训练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2年 著《现代景观建筑设计表现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2024年 著《传承与创新:公共空间艺术形态的嬗变》中国戏剧出版社
主要获奖:
2018年《空间立体构成》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2019年《色彩博物馆》入选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20年《古代水利博物馆-大运河展厅空间及展陈设计方案》入选第九届“为中国而设计”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
2022年《以“石”为基一一劳模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入选“为中国而设计”第十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展览
2024年《大医精诚 以美育人——中医药大学校园美育空间设计》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24年《潺·滴·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大沙头广场公共艺术概念设计》入选第十一届“为中国而设计”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
2025年《Zhi Lan:A Lobby Design Center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获缪斯设计奖金奖
科研项目:
2022年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创新驱动视域下艺术设计教育的产学协同育人研究》
2023年主持横向课题《辽宁中医药大学环境文化建设设计》
2024年主持辽宁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专项)项目《艺术设计学科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
2024年《产教融合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获评辽宁省高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4年主持鲁迅美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空间形态构成》
2025年 主持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课题《人工智能赋能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
发表论文:
2023年3月28日《汇聚创新动力 改革“立体构成”课程模式》刊载于《中国教育报》
2024年2月《青铜与织物“共舞” ——芭芭拉·蔡斯·里布的雕塑》发表于《艺术工作》
2024年10月10日《创新教学模式 培育高水平艺术设计人才》刊载于《中国教育报》
2024年10月15日《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设计教学赋能教育数字化改革》刊载于《光明日报》
2025年4月《Research on the Multi-Sensory Experience Design of Interior Spac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Perception: A Case Study of SuzhouCoffee Roasting Factory》发表于《Buildings》2025,15(8),1393
2025年9月5日《数智技术助力艺术设计教学革新》刊载于《中国教育报》
代表作品:

《汇聚.第十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火炬塔及舞台设计》

《大医精诚 以美育人——中医药大学校园美育空间设计》

《潺·滴·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大沙头广场公共艺术概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