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校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校庆动态  校庆公告  校庆活动  校史长廊  鲁艺校友  校友捐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校史长廊>>正文
校史长廊
东北鲁艺美术部——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
2018-09-17 15:19 陈尊三  审核人:

东北鲁艺美术部

——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

陈尊三



画家的艺术观决定着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方法,而艺术观的形成又多半与家庭、学校教育或社会思潮、时代影响有关,回顾我学习美术的历史也正是如此。如果说是党指引我走上了革命道路,那么东北鲁艺美术部则是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哺育我成长的摇篮。


1947年我在国统区的吉林长白师范学院劳作图画专修科读书,学美术的目的是模糊的,更不会把学美术与社会、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画洋石膏。但自下半年以来,国民党政权已岌岌可危,学生运动如火如荼,我们多数同学已无心闷在室内画画,如饥似渴地偷看进步书籍、出壁报,提倡艺术大众化,走出象牙之塔的呼声日高。这时吉林市爆发了一件轰动全城乃至全东北的事,使我的艺术观开始了最初的变化。这件事就是1948年1月18日爆发的,以长师为主体并联合吉林市中专学校的反抓丁游行。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长师学生孙德新1月17日路过牛马行时被一蒋军无理扣留,强行抓丁并拘留于德胜区晋生保内,孙德新被保书记李树轩蛮横关押在禁闭室内,按当时国民党政策大学生是理应缓招的。孙同学经长师学生会营救逃回学校,他将亲眼所见的乱抓壮丁的事实向全院同学讲诉,激起了学生极大义愤,于黄昏时候,在学生会组织下出动了一、二百名学生找到了晋生保,将李树轩揪出痛打半死,并列队到伪市长张庆泗私邸请愿,次日又有组织地爆发了全市性的反抓丁游行,喊出了“拥护政府法令,反对抓丁,反对勒捐”等合法斗争口号,列队到蒋军永吉团管区司令部向司令周振声请愿,并派代表谈判,要求释放违法抓去的人,与此同时又到伪省主席梁华盛官邸,要求对学生的人身保护。由于组织有序,又是合法斗争,国民党慑于学生运动的强大势头,不得不部分地答应了请愿条件,这次斗争大获全胜。一个多月之后的3月9日,吉林市第二次重获解放。


这个事件我由始至终都是参加者,一闭眼,所有人物、情节历历在目,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暗暗地画了草图,在吉林市解放后这套画已大体有了雏形了。3月末,长白师院又正式复校为吉林大学,并迎来了原来的何锡麟教务长及其他领导同志。


陈尊三:吉林大学解放前的反抓丁游行(连环画图选)原戴1 949第5期《东北画报》,作者时年19岁


为庆祝吉大复校,我们美术系搞了一个美展,我画的十九幅连环画《反抓丁游行》就在这个美展上展出了。在来宾中有两位客人对我这套画很感兴趣:一位高而微胖,另一位个子不高,身着棉军装显得十分精明强干,由万金声老师陪同着。这位矮个的人问:“作者是谁呀?”万老师就把我拉到他们面前并告诉我:“这位是朱丹同志,这位是张仃同志。”这使我震动不小,原来在《东北画报》上我早就仰慕他们的大名、喜爱他们的作品了,今天竞能得见真是太荣幸了,尤其是张仃同志还主动地与我握手,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展览结束后,张仃同志带走了我这套画,而且真的在《东北画报》上发表了。老实说,这套画的技巧是很幼稚的,之所以被张仃同志看中,主要是因为它产生于现实斗争之中。《反抓丁游行》的发表给我以极大的鼓舞。使我初步地认识到艺术应该反映现实,而不应该逃避现实。但是全面地、系统地认识艺术的作用还是到了鲁艺美术部之后。

1949年3月,吉大(后改为东大)美术系师生由吉林市来到沈阳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与48年末招收的学员汇合成为一体。更令人兴奋的是原来我在《东北画报》上心仪他们作品的王曼硕、张仃,现在成为我们的领导了。在王曼硕、张仃二位老师的领导下我们开始了建校工作,把从国民党手中接收过来的兵营、马棚改成操场、教室、画室。画室盖好了就由万金声、张德田两位老师为我们上素描课。每周都要到清华街院部去听大课,由吕骥院长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东北局宣传部、文化部领导讲时事、作形势报告,或由其他老师讲社会发展史等等理论课。除理论课外有时还请民间艺术家表演二人转、河南坠子等曲艺为我们上民间艺术欣赏课。

理论课使我们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明确了文艺是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懂得了要深入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去体验、去观察一切生动的生活形态,从源泉中汲取创作营养。当然,更直接的影响是来自直接教导我们的老师,特别是来自延安的老同志。曼硕、张仃、夏风、石泊夫、金冶、张文欣等以及后来由鞍钢总工会调来鲁艺美术部的杨角、张晓非等老同志,他们不仅在工作作风上给我们带来老鲁艺的风范,更从艺术思想上、作品上给我们以积极的影响。印象最深的还是张仃和古元的影响。

解放前画家在我的印象中大都是清高孤傲的,他们的作品大都描绘的是个人的身边琐事,很少看见像解放区画家这样用画笔、刻刀直接描写底层劳苦大众。当我看到古元、张仃、彦涵、陈兴华……等等画家作品后,觉得艺术为人民服务决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用有血有肉的作品来显示的。

先说张仃的作品吧,我最喜欢他画的两幅年画《儿童劳军》和《参军光荣》。《儿童劳军》中的三个男孩、一个女孩,是地道的东北农村孩子,那皮帽、那靰鞡头多么亲切,那纯朴的形象更是亲切感人。《参军光荣》中农家环境以及锣鼓喧天送喜报的细节,那构图、那形象、那姿态,无一不充满着作者对东北农村和东北农民的热爱和理解,画中的美是吸收了民间艺术营养后又加以提炼出的美,我暗暗赞叹:这才叫人民的艺术和艺术家。

另一位是古元和他的作品。他的名字和木刻我早在长师时代就已仰慕了解,只是未见到本人。一个早春的上午,古元同志带来一些画稿来到美术部给我们上课了。令我惊奇的是,他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大画家”那种“派头”,从衣着到言谈举止普通极了。他坐在我们中间根本不是讲课而是在谈天,一面展示这些作品,一面讲述作画的过程,声调平和,似乎无意特别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带来一叠未发表的画稿,那是用毛笔加淡彩画在粗糙的马兰纸上的、反映陕北农民生活场景的小画:窑洞里灯光下学习,拾粪,纺线,小媳妇骑毛驴回娘家,头上扎着白手巾的丈夫在后边赶着……。这些画尺幅虽然不大,却非常精致耐看,笔墨简洁,略带皴擦,人物姿态质朴至极,淡黄、淡红色烘托出黄土山坡和晨光中人物的肤色,灰褐、灰兰色渲染着农民的衣裤服饰,而毛笔绘成的黑白对比,透过淡彩的衬映,更显得质朴、明快。在解放前我也看过一些各类画册,所得的印象五花八门,假如把那些傲然、超然、漠然、颓然、或奇诡、或怪异、或飘逸、或冷艳的东西摆在古元同志这些小画面前,必将黯然失色,因为古元同志这些画作是阳光下根植于黑土中盛开的花朵,这些画作反映着一个崭新的时代——人民当家作主时代的思想感情。

这次讲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使我的艺术观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觉得质朴应该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过了不久,学校派我们高年级同学去铁西机床一厂、三厂体验生活。那时的机器、设备非常落后,老式机床是由皮带传动,一直由地上挂到天桢上,一转动,上下皮带轮子颤微微吱嘎嘎地响着仿佛随时有崩断的感觉,但每天工作在这里的工人却毫不在意,专心致志地工作着。当时有一名劳动模范名叫赵国有,他超额完成了任务,创造了新纪录,我们为他画像,并根据他的事迹编绘成连环画。

4月份我们三年级一部分人被派往鞍钢实习。由张仃老师带队,组长是陈东哲,组员有周皎、常寅生、崔明钦、张世中、陈尊三。任务很明确:在鞍钢总工会宣传部的领导下创办一个反映工人生活的画刊《鞍钢画报》,一面完成这项任务一面在生活中学习创作本领。

鞍钢总工会位于对炉山前,是一所日本式的耐火砖楼房,我们美术小组就设在三楼。这里既是画报编辑部又是宿舍,外屋大桌子就是大家画画的地方,里屋是住处。

总工会宣传部长张晓非同志是我们的直接领导,她原来是延安鲁艺美术部的教师,所以对我们几个同学有特殊的亲切感。第一天她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鞍钢的情况,并提出了第一期画报的内容是迎接鞍钢开工典礼专号。确定了本期几套画的内容,大家分了工。我们几个同学谁也没有办过画报,只有常寅生一人懂得摄影,当地青年关超会写美术字,就这样,一切都需从头学起。

当天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下到鞍钢厂区了。鞍钢真是太雄伟了!正在修复中的一、二号高炉像顶天立地的巨人般地高耸着,兰紫色的影子盖没了附近一片厂房并拖到地面很远、很远。仰视这高大的铁架子几乎把太阳遮住,只有阳光从卷扬机的空隙中洒了下来。当我们爬到一号高炉三层平台之后放眼四望,只见原来地面上高大的厂房都已变成玩具般的小盒子,管道、铁轨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穿插于火焰烟气之间,构成壮丽的图画;风钻、机器、运输车辆的车轮声、轰鸣声与各种劳作的敲打声,奏出一曲雄浑的交响乐。



1949年5月鞍钢实习小组合影于鞍钢总工会楼上。左起:陈尊三、周皎、常寅生、陈东哲


开头我们只看到了机器的宏伟,但是后来接触到了它的主人——鞍钢工人,才觉得真正高大的是他们,是他们具有扭转乾坤的威力。

我们首先接触的英雄人物便是全国闻名的孟泰,当时他还不到四十岁,身体并不魁梧高大,瘦长脸上长满了胡楂,相貌很平常。但当我们了解到他的事迹之后,感觉完全变了。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工人在国民党飞机盘旋在高炉上空准备投弹轰炸时刻,他手拿管钳子冲上了高炉,想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及时抢修被炸坏的管道。在厂领导焦虑由于无法弄到高炉上的零件而影响开工的紧要关头,正是孟泰打开了自己的小仓库,里边装得满满登登一屋子各式各样的零件,都是他日积月累在厂内垃圾堆中随时捡回来的。当我们了解了这一切之后,孟泰的形象在我们的眼里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他那带胡楂的瘦脸,那笑起来眯缝的眼角和唇边的深纹,那身姿,那略带唐山口音的慢声细语,都焕发出一种异样的光彩,一种在任何画册,任何艺术作品中也找不到的内在的美,这美是那样地诱人,是那样地令人神往,以致于觉得不画出来就不能平息内心的创作激情,就不能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

《鞍钢画报》编辑工作程序大体是这样:先由总工会宣传部确定本期内容重点及主要内容,有几套连环画,几幅宣传画,然后由常寅生在和画报尺寸相等的一张白纸上画版式,然后大家分头下到各现场去采访先进人物事迹同时画速写、收集素材回来构图创作,按照版式上规定的位置完成分担的任务。记得第一期是开工典礼号,横幅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画着五个不同肤色的各国工人挽着手臂高歌向前。下面的画是一群工人在高炉前扭秧歌,另外还有两套连环画,一个是反映轧钢厂均热炉小组提高效率的故事,另一套是反映国民党占领时期工人护厂的内容。

及至画报出刊了,拿到手中一看大失所望,想不到颜色这么糟糕!人的脸红得像关公,衣服的兰就像似蓝墨水,中间色的褐、灰全都脏得一塌糊涂。这时我们才明白,在人工分色的条件下如不到工厂去监印,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总结了这次教训,以后画稿编好后我们都派人到工厂去监印,从第二期起,颜色和印刷质量上果然有很大改进。

第二期的内容是“安全生产大检查”,第三期是研制低矽铁内容,第四期是揭露反动会道门一贯道的内容。除单张的画刊外,还出了一个单行本的专号。这本画报是以照片为主,连环画、图表为辅,反映鞍钢在修复建设中、献材运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共有三套连环画:一套是爱厂模范《王文库》,作者关超,一套是《孟技术员》,作者周皎,还有一套连环画,即首次在美术上反映著名劳动英雄孟泰的连环画《孟泰》,作者陈尊三、常寅生。

从第四期起就由美术部新派来的六位同学来接替我们的编绘出版工作。他们是:贲庆余、王绪阳、陈学忠、文韬、梁绍钧、陈默仁。在交接的过程中,老同学采取与新来的同学合作的方式,使他们逐渐熟悉从深入厂内各部门收集素材编绘连环画,一直到印刷出版的全过程。我还记得在画揭露一贯道连环画时,我和绪阳同学在市公安局协助下找到点传师,我询问,绪阳就在一旁画这人的速写,然后加工用到画里去。

《鞍钢画报》是由鞍钢出资的非卖品刊物,张贴在鞍钢以及市内其他厂矿的各个角落,成为宣传党的政策,表扬歌颂先进人物的美术媒体,由于密切结合本厂实际,形象性强,深受广大一线的工人、职员们的欢迎。这个画报在鞍山市第一届文代会上受到表扬,并获得了奖旗一面。1950年我们实习的同学撤回学校后,仍留下了几位骨干:周皎、常寅生、崔明钦、张世中继续工作,出刊《鞍钢画报》,直到1955年止。到1957年《鞍钢画报》又以新的版面、新的形式复刊,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陈尊三、常寅生:孟泰(连环画选页)原连环画共17图



《鞍钢画报》在整个创办、编绘过程中,一直是在总工会秘书长杨角和宣传部张晓非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他们夫妇都是延安鲁艺的教师,对我们有特殊感情。把美术组这个小屋当成了特殊意义的教室和休息室,他们经常在工作之余到这里来和我们谈论画报问题以及艺术创作问题。在工作紧张阶段,杨角、晓非和我们一同熬夜,派人买来汽水、烧饼和我们一起谈笑夜餐,那种亲密无间的革命同志感情是那样纯真、发自内心,使大家忘记了疲劳,至今想起来历历在目。


1949年7月鞍山第一次文代会奖给《鞍钢画报》奖旗一面(左起:常寅生、关超、陈尊三、张世中、周皎)


在办《鞍钢画报》的整个实习期间,最大体会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实践。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造型能力、色彩能力、构图能力等等)在鞍钢实习中得到了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和检验,而且真正体会到了用画笔去表现那些普通劳动者,解决“讲话”中提到的“为什么人”的问题。也真正地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感受到了画画就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感到了我们的画报与“出钢”息息相关的联系。每当我们早晨下厂与涌向厂区的工人、技术人员的人流汇合时,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因为自己就是这人流中的一个“水滴”,单独看是渺小的,但是汇合到一起就会产生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

抗美援朝开始了,学校迁到了哈尔滨,那时课堂教学中虽然增加了油画课,但是作为创作课仍然是以连环画、年画、宣传画为主。配合抗美援朝运动全校组织了美术创作,一方面歌颂志愿军的英勇杀敌,另方面揭露美帝侵略阴谋。

“三反”、“五反”运动开始了,哈尔滨市总工会为了配合运动与学校联系,吸取《鞍钢画报》的经验再次合作由美术部师生编绘出刊单张画报。那时我已留校作了助教,领着高年级学生深入到商店、货栈、居民组、街道、资本家私宅去采访有关“五反”罪行的案情。


陈尊三:填料(《鞍钢画报》图选)1949


周皎:出铁(《鞍钢画报》图选)1949


张世中:修复试验炉(《鞍钢画报》图选)1949


陈尊三:庆祝鞍钢开工典礼(宣传画)发表于1 949年《鞍钢画报》创刊号


同学们在深入实际中感触甚多。平时天天看到的商店、货栈、街道、居民组……等等仿佛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只不过是“外壳”而已,感到陌生的是原来掀开这社会的“外壳”里边包藏着那么多阴暗的角落,那么多龉龃的东西,对资本家生活腐朽的一面,也有了生动的感性的了解。寒假期间,院部又组织师生寒假实习团深入到哈尔滨市各大工厂,协助工人搞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使同学熟悉社会、了解社会,这种教学方式一直延续到1953年鲁艺化整为零,分别成立了东北美专、音专,开始正规化教学时为止。

到了正规化以后,这种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反映生活的传统并没有抛弃,而是以创作课的教学安排和设立实习基地的方式固定下来,延续下来了。杨角、晓非调来美术部,成了美专的校领导,他们坚持这一传统,专门成立了创作研究室,集中了像贲庆余、王绪阳、路坦、陶治安……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专门从事创作活动及理论研究,并在市郊高坎村设立实习基地,使鲁艺美术部时期的办学经验,即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的经验延续下来,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起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鲁艺美术部时期播下的为人民服务的艺术观、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到后来开出灿烂的花朵。像王绪阳、贲庆余合作的连环画《我要读书》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已成为新中国连环画中的经典之作。美专在培养目标、教学体制以及教学计划方面都走向了正规化,这是符合建设时期需要的历史发展趋势的,但是鲁艺光荣传统在新形势下仍然得到发展。王绪阳、贲庆余二位同志正是延续了美术部时期的创作方向、创作道路,深入到高玉宝的家乡,熟悉、了解高玉宝的童年,与农村孩子相处得亲密无间,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创作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

从我个人的创作经历来看也有同样体会。在鞍钢实习中学到的东西一直影响着、决定着我以后的创作道路,甚至在苏联留学时也未发生变化,反而由于身在异国他乡坚持鲁艺传统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因为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传统与苏联造型艺术创作的现实主义道路并不矛盾。1958年我为了完成毕业作品——小说《暴风骤雨》石版画插图,特意回国到黑龙江省尚志县农村体验生活。我访问了当年土改时的农会干部,书中人物的原型,白天和他们一同修水库,晚上向他们了解当年土改斗争情景,这一套作法完全是在美术部时期学到的东西。在收集素材的基础上我又潜心地研究了民族民间艺术、特别是明清木版插图、民间版画特点和构图规律、表现手法,最后回到苏联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全套20余幅石版画插图。由于这套画源于生活又富有民族形式和地方特色,在毕业答辨时深得校方师生一致好评,并获得最高分数。应该说,这套作品是土洋结合的结果,花开在苏联,根子却扎在中国。

东北鲁艺美术部成立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前夕,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需要,当时的办学方针以及课程安排、授课方式等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的历史特点。尽管如此,延安鲁艺精神,即全心全意以艺术为武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艺术观以及以社会生活为大课堂,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方式,不仅继承下来,而且在后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美术部为我国美术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骨干力量,鲁艺传统代代相传。东北鲁艺美术部存在时间虽然不长,只有五、六年光景,但是她的历史作用却是不可磨灭的,她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


摘自《鲁艺在东北 —美术部专辑》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