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水畔春潮不息,山海归来桃李满庭。87年前在延河水畔、宝塔山下,鲁艺前辈们高擎中国新文艺大旗,开启了中国革命文艺教育的新纪元。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八字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塑造了一代代鲁艺人的精神品格,涵养了一代代文艺人的气度风范。为追忆鲁艺从延安走向东北的红色足迹,秉承鲁艺“艺术为人民”的坚定步履和坚强意志,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9日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联合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共同开展了“艺脉同源 星火永续”校史寻根活动。

(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妍、作曲系党总支副书记肖晓菲,两院系辅导员等师生50人参加校史寻根活动)
步入“我和我的祖国”校史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承载岁月痕迹的实物以及一段段详实的文字介绍宛如无声的讲述者,将学校一路走来的风雨兼程与辉煌成就娓娓道来。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一群怀揣革命理想和艺术梦想的先驱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在荒芜中播撒下知识的种子。从延安北门外云梯山麓到白山黑水千里沃土、再到繁华闹市的三好街,从一孔孔简陋的窑洞到今天的人文校园、花园式校园,学校的发展凝结着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和不懈追求。今天两校双双跻身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在中国音乐、美术事业和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参观完毕后,人文学院美术史论系教师韩亮以“从鲁艺到鲁迅美术学院的校门变迁历程”为切口,直观梳理了鲁艺的历史脉络,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字资料、珍贵的美术展品,在师生们眼前展开一幅鲜活的校史画卷,展现了鲁艺自创办以来的艰辛历程与伟大成就。

(人文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韩亮为两院系师生作校史专题讲座)
此次“艺脉同源 星火永续”校史寻根活动,让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两院系师生深刻领悟到艰苦卓绝的岁月中,鲁艺人以艺术为武器,服务人民、服务抗战,创作了大量革命文艺作品,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文艺人才,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中国革命史和文艺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两校两院系师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觉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鲁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个人成长与鲁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时代鲁艺人的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