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26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师生团队以主创身份深度参与辽宁展区设计,凭借学科优势与产教融合成果,为辽宁文化IP的推广与传播注入新活力,成为展会中备受瞩目的焦点。

产学研创协同创新,设计赋能文化传承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展陈工作室教师赵双玉带领研究生团队负责展览视觉设计工作。团队从前期方案设计到项目落地全程投入,将设计创意转化为展览现场实景,实现教学的成果转化与社会传播,是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产学研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实践,也为文博会增添了创新活力。


四大展区全景呈现,科技与文化共融共生
辽宁展区以“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为核心主题,将辽宁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从《簪花仕女图》《瑞鹤图》等古画IP中提取经典设色,通过数字化手段与空间物料延展,打造出兼具传统美学与现代张力的视觉体系。

辽宁展区划分为四大板块
主体形象展区 :以强化辽宁文化IP为核心,通过展示辽宁文化经典形象,溯源辽宁文化基因,展示辽宁文化发展力量。
文化科技融合展区 :展示辽宁科技企业的成果,辽宁数字科技技术项目,如人工智能、数字文化产品等的创新项目。
文体旅融合展区 :汇聚辽宁各地市特色地域文旅项目等展示,体现辽宁高质量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特色。
非遗文创展区 :集结非遗技艺表演、文创产品展销,凸显匠心传承。


中心展区创新设置演艺互动舞台,以多媒体技术、舞蹈表演等形式动态演绎辽宁省博物馆典藏书画,让静态文物“活”起来,成为国际观众了解辽宁文化的重要窗口。

展区还设置打卡拍照、直播互动等项目,吸引超万人次参与体验,实现文化传播与观众参与的深度联动。
以文博会为平台,助力辽宁文化走出去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深圳文博会持续推动文化产品国际交易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通过此次实践,不仅验证了“产学研创”教学模式在服务地方文化产业中的实效性,更以设计之力为辽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产教融合路径,助力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文博会不仅是辽宁文化魅力的集中展示,更是艺术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的实践。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师生以专业与热忱,向世界传递了辽宁的文化自信,也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向全球贡献了高校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