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大展动态  作品展示  活动方案  文件下载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大展动态>>正文
大展动态
2020“心境空间 构筑和谐”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系列活动报道(一)
2020-10-06 17:03   审核人:


  
2020年9月26日下午,“智慧·当代·设计”主题教育研讨会在鲁迅美术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艺委会、辽宁美术家协会、鲁迅美术学院主办,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承办。

1 研讨会大场景.jpg

研讨会现场

  本次会议作为2020“心境空间 构筑和谐”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系列活动之一,汇聚了参加展览活动的嘉宾、评委及四十五所高校教师代表。与会嘉宾学者就“构筑当代智慧生活,发展创新设计理念,探索全新设计方向”等主题展开充分研讨,并就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进行交流讨论。会议由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马克辛和秘书长王国彬共同主持。

2 苏丹.jpg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主任苏丹致辞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主任苏丹指出了这次空间艺术构造大展的重要意义。他提出美术界要从教育的角度来思考这种现场搭建活动的意义。在高校艺术教育基础训练中,一比一搭建的环境艺术设计作业从二十年前就有,这种训练要求学生从某种基础元素开始,琢磨元素的物理属性,最后通过建造形成各种延展的可能性,具有严谨的逻辑性。本次展览使用纸板作为规定的基本材料,它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就像在钢结构房子出现之前机械生产所有的原件和模型都是由木材做的一样,人类选用木材,最后找更坚固的材料替代,是因为木容易形成一个思想上的模型。对于艺术教育的学生来讲,这种瓦楞纸板具有灵性,比纸张的结构性能好,便于加工。所以,通过它做的构造就体现出了思维训练的价值,从材料属性推理出思想的结论,进而培育出空间的意识。

  计算机辅助构造的介入是本次展览上的重要信息,各种计算机语言变成了一种基础语言,并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必须要用不同的语言来创造和生产作品。本次大展主题“空间艺术构造”必然会产生多元性的结果,因为它的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成为艺术院校主导活动的重要特性,并且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将在构造、协助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的努力下,将把它打造成为一个可持续性的、有品牌效应的,乃至推向国际的学术性展览活动。

3 马克辛.JPG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马克辛发言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马克辛提出:“空间”在环艺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中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对空间物象性相互关系理解的第一媒介,是承载深层次创意思维、领悟物象表达的重要载体,它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中都是极为关键的要素。各院校在基础课的空间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作品的成功展现中交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答卷,它们呈现了各院校在环境艺术教学研究和改革中所付出的努力。此次展览得到了政府和有关新闻媒体的极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也有积极的反馈和好评。展览同时也是艺术介入城市生活设计的一次成功实践,作品成功地传达出科技理念、生态理念、可持续性理念以及地方文化理念,它将成为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具有持续关注度的和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4 邵健.jpg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邵健发言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邵健表示:这次展览是一次非常规性的活动,它要求学生从动手能力和材料特性等方面切入思维,并突出了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同时在现代技术下找到当下审美的突破点,并在成果中得以呈现。中国美院大量的课程都与建造相关,对砖、木料、混凝土、夯土等的使用几乎一直伴随着四年的基础课,当它们与建筑真正结合时就可以看出建筑学的优秀传统,这就好比建筑的因地制宜,它们的建造环境和建造技艺本身必须是相匹配的,每个地域的地方建筑都很精彩,各个地方的主题建筑和建造材料都要适应该地的自然条件与环境,因此衍生出对自然建造的探索,同时也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一种声音,也是一股力量。在这次疫情之后,这样的构造大展及对于它的讨论,会让我们对如何在国际社会大背景下推动自己的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5 郝大鹏.jpg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郝大鹏发言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郝大鹏表示:此次展览前三次由鲁迅美术学院举办,今年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参与主办,是一个巨大的提升。参加现场搭建的来自全国19个省市地区的五十余件作品,包含着学生们智慧的想法和大胆的探索,同时体现了学生们现场解决问题的特殊应变能力。整个过程突破了常规的课堂教育,也超越了以往的理论学习与技术实践。空间艺术构造是学生们对于专业学习和未来人生专业创作的第一步,这一步实际上是一次教学实践的思考,这个问题解决以后,我们会将它引用、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展览在未来的持续举办,将完善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在艺术公共化和艺术社会化等功能上的体现。

6 丁圆.jpg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丁圆发言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丁圆认为:这次活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搭建行为无论是从作品比例上,还是从对空间和实物的理解上,都是一种放大到一比一的成果。在作品呈现的完整度上、作品工艺技术的合理应用上、作品美学的空间张力上,展示和凸显了艺术可视化的视觉美感。环境艺术专业涉及到建筑、景观,我们看空间的认知会结合对不同材料的理解,因此一直在围绕着不同材料的构造和搭建技术展开研究,在初级理解搭建的过程中,只是教会大家怎么去思考这些问题,而今天这个阶段已经过去,我们的时代又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无论是网络、可视化,还是数字化,这些技术对我们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在单纯的视觉以外,还要寻找一种具有视觉性的演变。另外,研究生与本科生对搭建问题的理解不同,本科生会侧重以空间形态造型等方面为主导,而研究生主要强调的是由技术来推导,这个项目其实改善了学生对于课程的实践与学习。各院校的代表以高校教育者的身份出发对这一课题的理解,将会给传统学科的基础教学带来深远影响。

7 吴昊.jpg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吴昊发言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吴昊谈到:这次展览通过鲁迅美术学院把教学实践提升到全国范围,作品涉及到全国多个高校,参与的地区性有了很大规模的提升,这个成果是值得思考的,它使我们的基础课堂从理论教学转变为教学实践。此外,科学技术特别是参数化的介入,预示着未来5G将会接入课堂,大展对于当代概念的关注和对创新创意的重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对今后各个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都会有显著的影响。

8 李群.jpg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李群发言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李群代表中国西部院校发表了参与本次活动的感言,她表示这次大展是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面向全国范围的文化输出,把一个本身源于基础教育的空间搭建活动推向了一个学术性、科技性的方向。这对所有环艺学科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意义重大,同时也期待环艺学科在今后的发展中能通过越来越多的类似活动获得更大的提升。

9.jpg

在研讨会上发言的嘉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北光,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申茂,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娟,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何夏昀,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德利,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书记王凯,沈阳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解勇,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刘洋,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德强,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旺,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苏欣,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主任张丹,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闫启文分别在会上发表了学术感言。

10 王国彬.JPG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秘书长王国彬发言

  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秘书长王国彬在总结发言中提到了此次展览的当代性、实验性和社会性。他指出:本次活动的过程大于结果,它脱离了“虚拟”,脱离了“纸上谈兵”,同学们在活动中实验了大量的技术和材料,这成为了超出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成果,是运用艺术实现突破的行为。另外,环艺专业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它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没有边界,并且需要在一个大的平台基础上实施。所以,未来的实践教学应该在当代性和实验性上做更多的工作,而这种实验性和当代性会凝聚出环艺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11 研讨会大合影.jpg

嘉宾合影

 文章转自中国美术家协会网站https://www.caanet.org.cn/ACdetail.mx?id=451

供稿/环境设计艺委会、鲁迅美术学院

文/胡书灵  审稿/马克辛、王国彬

审校/艺委会工作处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