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学院概况
中国画系始建于1958年。初创时期,王盛烈、赵梦朱、王心竟、钟质夫、季观之、晏少翔等先生担任中国画专业教师,培养造就了众多优秀人才,为教学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2017年成立为中国画学院。在六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积淀了宝贵的教学传统、学术传统,形成了独特学科专业特色。
中国画学院秉持“强根固本、兼容并包、实践创新、专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面向生活,崇尚传统;中西交融,汲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艺术与教学成果;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创作教学带动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推动创作教学;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深化中国画与书法学、文物保护与修复三个专业的学术内涵,广泛吸取其它姊妹艺术的营养,使专业教学在彼此交融、互补中共同提升和发展,形成了结构合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专业设置:中国画专业、书法学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
中国画专业始建于1958年,书法(学)专业创建于2002年,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创建于2020年。
2019年,中国画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书法学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本科四年;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三年。
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画学院围绕鲁迅美术学院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总目标,按照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思想,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培养出具有传统文化素养与扎实专业基础;传承与创新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课程设置
中国画专业(本科)
2019版
绘画基本语汇与线性素描训练;线描基础研究;绘画基本语汇与意象表现素描训练;中国书画鉴赏与研究;书法临摹;篆刻临摹;线描造型研究;传统经典壁画临摹;山水画基础技法研究;传统经典工笔画形式语言研究;传统写意花鸟画基础技法研究;生活体验与写生创作实践;水墨人物画临摹;中国画综合材料语言拓展性研究;经典山水画临摹;艺术实践与拓展;绘画形式美研究与实践;经典写意花鸟画研究;文化艺术考察与实践;中国画创作练习;毕业论文;毕业创作;水墨人物画造型语言研究/工笔人物画造型语言研究(限选课)。
2024版
中国画专业解剖;中国画专业透视;书法与篆刻临摹;素描;线描造型研究;山水画基础技法(国画);工笔花鸟画临摹与写生;体验生活与写生;工笔人物画临摹与写生;写意花鸟画临摹与写生;写意人物画临摹与写生;经典山水画临摹;书法拓展临摹;生活写生与艺术实践;中国传统壁画临摹;山水画研究与实践;绘画形式美研究与实践;中国画材料研究与实践;论文写作(国画);中国画创作练习;中国书画赏析(国画);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实践;工笔人物画研究与实践;写意花鸟画研究与实践;写意人物画研究与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文化艺术考察与实践。
书法学专业(本科)
2019版
书画形式美研究;书法古汉语;诗词联读写;中国古代书法史;古典书法理论;楷书基础临摹;隶书基础临摹;行书基础临摹;篆书基础临摹;篆刻基础临摹;草书基础临摹;楷书拓展临摹;行书拓展临摹;隶书拓展临摹;草书拓展临摹;篆书拓展临摹;篆刻拓展临摹;传统刻字应用与实践;楷书临创转换;篆书、隶书临创转换;行书、草书临创转换;篆刻临创转换;楷书创作;篆书、隶书创作;行书、草书创作;篆刻创作;毕业考察;毕业论文;毕业创作;白描花鸟画、人物画临摹/写意兰、竹临摹(限选课);传统写意花鸟画临摹/山水画基础技法(限选课)。
2024版
书法古汉语(书法);线描基础临摹;静态书体(篆书、隶书、楷书)基础临摹;诗词联读写(书法);古代书法篆刻史;动态书体(行书、草书)基础临摹;篆刻基础临摹;古典书法理论;写意花鸟画基础技法;静态书体(篆书、隶书、楷书)拓展临摹;山水画基础技法(书法);动态书体(行书、草书)拓展临摹;篆刻拓展临摹;书画形式美研究与实践;传统刻字应用与实践;静态书体(篆书、隶书、楷书)临创转换;篆刻临创转换;中国书画赏析(书法);动态书体(行书、草书)临创转换;静态书体(篆书、隶书、楷书)创作;论文写作(书法);动态书体(行书、草书)创作;篆刻创作;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文化艺术考察(书法)。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本科)
2019版
文物保护与修复概论;书法古汉语;诗词联读写;中国书画鉴赏与研究;书法临摹;篆刻临摹;传统线描临摹;山水画基础技法研究;文物绘图;装裱基础实践;装裱材料基础研究;传统装裱实践;拓印、拓片装裱;古籍修复;传统书画修复与装裱1;传统书画修复与装裱2;传统书画修复与装裱3;传统书画修复与装裱4;壁画、考察实践、报告;创作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创作;传统工笔画临摹/传统写意画临摹(限选课)。
2024版
文物保护与修复概论;书法古汉语(文保);传统线描临摹;装裱工具与材料研究;诗词联读写(文保);花鸟画基础技法;书法与篆刻基础技法;装裱基础实践;山水画基础技法(文保);博物馆调研与考察;传统立轴装裱形制研究;古籍装帧与修复;拓印与拓片装裱;传统册页装裱形制研究;传统手卷装裱形制研究;文化艺术考察(文保);文物信息采集与整理;传统书画修复基础;中国书画赏析(文保);传统纸本书画修复实践;论文写作(文保);传统绢本书画修复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毕业考察。
现任领导:
院长兼党总支部副书记:赵 斌
党总支部书记兼副院长:刘 新
党总支部副书记:郜尔哲
副院长:杨振凯、杨 柳
历任领导:
一、原中国画系
主 任:王盛烈、冯二牛、陈忠义、王义胜、李福来(兼)、李连仲、赵宝平。
书 记:王占鳌、方 治、陈东哲、孙成义、李凤华、李仲录、田长存、范景怡、顾晓薇。
副主任:钟质夫、刘士颖、何 滨、张启义、栾永让、马书林、赵奇、李仲录、晏阳、韩敬伟、李岩。
二、中国画学院
院 长:赵宝平
党总支部书记:顾晓薇、周公德。
副院长:李岩。
突出成就教师:
王盛烈(1923—2003年):当代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建、奠基人;鲁迅美术学院荣誉终身教授;鲁迅美术学院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八女投江》,现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赵梦朱(1892—1985年):中国近现代花鸟画代表人物;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建、奠基人。
钟质夫(1914—1994年):中国现代花鸟画代表人物;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教学开拓者。
季观之(1915—1996年):中国北派山水画代表人物;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教学开拓者。
晏少翔(1914—2014年):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代表人物;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人物画教学开拓者。
王绪阳:代表作品《黄巢起义军入长安》,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许勇:代表作品《郑成功收复台湾》,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赵奇:被中国文联世纪之星工程委员会评为美术界的“世纪之星”。代表作品《生民——1885·旧金山·黄遵宪与华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赵宝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017年度重大标志性成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有师生情况:
专业教师29人、外聘授课教师7人。行政人员7人。
现有学生227人。本科生147人、研究生80人。
行政人员:刘贝贝(辅导员)、帅巍(辅导员)、曾宇(教学秘书)、许闯(教务干事)、周丽莉(教务干事)。
现有研究生导师和研究方向:
1. 中国书画与视觉传达 导 师:赵宝平
2. 中国画当代视觉语言研究与实践 导 师:孙 悦
3. 传统中国画研究与实践 导 师:冯朝辉
4. 中国画形式语言与视觉传达研究与实践 导 师:张 船
5. 当代工笔花鸟画绘画语言研究与实践 导 师:赵 斌
6. 当代中国画绘画语言研究与实践 导 师:王 岚
7. 中国画意象造型研究与实践 导 师:杨振凯
8. 水墨人物画创作研究与实践 导 师:施悦锋
9. 中国画笔墨造型研究与实践 导 师:杨 柳
10. 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研究与实践 导 师:秦 悦
11. 当代中国人物画艺术创作实践 导师:张一涵
12. 中国画大型题材创作研究与实践 导师:李诗鹏
13. 书法艺术创作实践 导 师:王大公
14. 书法理论与艺术实践 导 师:马新宇
15. 书法艺术研究与实践 导 师:刘元飞
16. 篆刻创作实践研究 导 师:甘海民、刘元飞
17. 篆刻理论与艺术实践 导 师:刘金龙、王大公
18.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与修复 导 师:郭延奎、孙 悦
19. 清宫散佚书画整理与研究 导 师:董宝厚、孙 悦/董宝厚、赵斌
20. 文物档案修复与保护 导 师:张羽、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