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突破!我校学子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历史最好成绩

编辑:赵谦|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11-12| 浏览次数: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大学、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落下帷幕,鲁迅美术学院参赛团队在此次竞赛中实现历史性突破:专项赛成功跻身终审决赛,经激烈现场答辩斩获二等奖;主体赛摘得三等奖,彰显了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扎实成效。

作为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盛会的顶级赛事,“挑战杯”始终秉承“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培育青年创新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竞赛设置1个主体赛及“人工智能+”“揭榜挂帅”2个专项赛,我校师生团队精准发力,踊跃征战主体赛与“人工智能+”专项赛两大赛道,最终取得佳绩。


获奖项目风采展示


国赛专项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云纹智创——基于动态约束AIGC的边疆非遗纹样轻量化设计引擎

学院:传媒动画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大连)

项目成员:王爱、殷莲心、洛百瑛、杜佳妮、王曜奇、刘博文、高嘉明、麻如芳、娄轩雅

指导教师:宋柏峰、王晓、王玥琦

作品简介:面对非遗数字化进程中纹样失真、文化失准的行业痛点,“云纹智创”团队深耕“AI+非遗”融合领域,依托AIGC技术与动态规则库构建轻量化设计引擎,实现边疆非遗纹样的精准生成与合规转化。该成果大幅提升文化还原度与宗教合规性,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用青春匠心诠释鲁艺青年在非遗活化中的创新担当,赢得评委高度认可。

国赛主体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艺术点亮绿洲—阿拉善右旗非遗文化创新设计与乡村振兴协同路径研究

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大连)、传媒动画学院

项目成员:刘宜航、殷莲心、杜佳妮、洛百瑛、王晴

指导教师:刘伶俐、王晓、李赤

作品简介:“草原丝蕴”团队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两年来深入阿拉善右旗开展扎实田野调查,聚焦“艺术赋能地区振兴”核心命题,创新构建“文化—艺术—社区”协同发展模型,推动非遗活化与乡村社区发展深度融合。项目既彰显了鲁美人以艺术之力服务地方发展经济的责任担当,也践行了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


在本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省赛阶段,我校师生表现突出,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的丰硕成果。

自2024年12月启动本届赛事筹备工作以来,学校成立由校团委、教务处、科研创作处及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组成的校赛组委会,统筹推进校赛选拔、项目打磨等全流程工作。通过搭建项目路演、专家辅导、经验分享等多元平台,为参赛团队保驾护航。各二级院系广泛动员,充分激发师生积极性,精准匹配专业指导教师与建设资源,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精准培育”的备赛格局,为冲击更高水平赛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持续把“挑战杯”等高水平赛事打造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引擎,加快构建并完善具有鲁美特色的创新人才孵化体系,进一步聚焦科技前沿与社会需求,创新构建“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双指导模式,引导学子深耕“艺术+科技”“艺术+乡村振兴”等跨界融合领域,以赛事实践锤炼科研素养、激发创新活力,为培育更多具备跨界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新闻来源  |  校团委

文字作者  |  李   赤

本期编辑  |  赵   谦

责任编辑  |  王   敬

初审初校  |  王安妮

复审复校  |  李   赤

终审终校  |  张佳宇

执行编委  |  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