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院系概况  党团建设  学术动态  师资队伍  历史沿革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动态>>正文
学术动态
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2025届研究生毕业创作——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方向
2025-05-17 16:33  


研究方向:电影影像创作研究

研究生导师:蒋建兵


姚柳韵


作品名称:《两栖记》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画幅:16:9

作品时长:23分50秒

作品阐述:《两栖记》是一部讲述了跨境学童群体的纪录片。跨境学童是指出生在香港,自小在香港读书,而家在深圳,需要每日往返关口跨境上学的学生群体。仅仅一线之隔,两岸的教育体系和文化氛围却有着天壤之别。我把镜头聚焦在名为宋睿敏的16岁高中女生上,她从幼儿园起就一直保持着跨境学童的身份至今。作为从小接触着大陆和香港文化长大的双母语者,宋睿敏对于自己的出身和自我认同,比香港土生土长的同学要更加迷茫,但每日冗长的通勤时间和繁杂的课业压力令她无暇顾及这些。宋睿敏的母亲是一名印尼华侨后代,同女儿一样有着双重身份。本片将从教育、语言和文化几个角度,记录被摄者对于家乡的情感认知与身份认同的思考。

《两栖记》预告片





孙铭泽


作品名称:《海未眠时》

作品类型:剧情片

作品画幅:2.39:1

作品时长:29分59秒

作品阐述:魏宁被母亲当作“人形提款机”,林汐被经纪人困在颜料与资本的牢笼里。她们的灵魂在深夜里发出荧光,却被现实的暗流拖向更深的黑暗。当她们的目光透过工作室的玻璃第一次交会,两个被命运扼住喉咙的灵魂不期而遇。于是一场关于灵魂自救的打捞行动便悄然开始。
选择双女性主角架构,源于对现代都市“情感孤岛”的观察:她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救赎者”,而是互为镜子的“幸存者”——她们没有成为彼此的拯救者,却在短暂的交集里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作品情感爆发戏拒绝煽情处理,魏宁用心理学书里的知识安抚林汐的情绪状态,林汐用颜料的肌理抚平魏宁的疤痕,这种“非对称”拒绝了英雄主义叙事,更贴近真实的困境。 结局魏宁踏上考研路,林汐重拾被否定的色彩,这种“各自上路”的结局,比“共同对抗”更具现实力量:真正的救赎,是在深海里学会自己摆动尾鳍。不美化苦难,不虚构童话,只记录两个普通人如何在生活的裂缝里,用彼此的微光,勾勒出一丝上岸的希望。希望这部作品成为一面粗粝的镜子,让每个在深海中未眠的灵魂,都能在海中找到自己的倒影。毕竟,海未眠时,总有人在打捞自己的光。

《海未眠时》预告片




陈睿洋


作品名称:《祝你生日快乐》

作品类型:剧情片

作品画幅:4:3

作品时长:10分54秒

作品阐述:潮湿的青春期,变小的泳衣,少女的一场短暂白日梦。影片以少女小西的生日为线索,以散文诗结构串联碎片化日常。通过日常生活片段与游泳课场景的交织,将日常细节升华为情感寓言。在青春期少女身体成长中、独生女对于家庭关系变化的幻想中,在水的涟漪与心跳的共振中,感受一个少女沉默却汹涌的成长历程。

《祝你生日快乐》预告片



张鹏

作品名称:《来自基洛夫的雪糕棒》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画幅:16:9

作品时长:24分

作品阐述:幅员辽阔的俄罗斯生长着茂密的白桦林,白桦木被公认为全球最优质的食品级木材,世界各地所使用的雪糕棒、咖啡棒等产品多以白桦木制成。2010年,辽宁企业家解吉轩前往俄罗斯考察,发现当地丰富的白桦木资源极具市场潜力,于是决定投资兴建一座规模较大的食品木材加工厂。然而异国他乡创业初期,解吉轩由于对俄罗斯当地法律法规不够熟悉,遭遇了用工纠纷和签证办理等问题,导致工厂频繁停工,加之国内客户订单紧急催促,长期经营压力使其积劳成疾,女儿解智婷临危受命,前往俄罗斯承担起当地工厂的运营管理职责。此后,解智婷负责管理俄罗斯工厂的原木采购及产品初加工业务,而解吉轩则回国负责管理大连工厂的产品深加工及产品销售业务。近期,韩国客户对雪糕棒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为满足客户的新需求,身体尚未康复的解吉轩时隔多年后再次前往俄罗斯工厂,主持设备升级改造工程,但由于当下俄乌冲突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设备升级所需的零部件始终得不到及时供应。与此同时,女儿解智婷也为应对客户的高标准要求,需要坚守在林区,忍受恶劣的气候环境挑选更好的木材原料从而提升产品品质。在各种难题下,父女二人经过共同努力并且在当地俄罗斯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设备升级改造,同时也寻找到了更加优质的白桦木原料,使生产出的雪糕棒产品成功达到了国际客户的高标准要求。解吉轩父女在海外经营实践中体现的勤劳、务实与坚韧精神,彰显了中国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积极形象,小小的雪糕棒跨越地域与文化差异,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生动体现,持续推动着双方经济与人文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来自基洛夫的雪糕棒》预告片




研究方向:影视文化研究

研究生导师:程远征


胡梦如

作品名称:《她的房间》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画幅:16:9

作品时长:24分30秒

作品阐述:即将毕业的研三学生小如在家庭聚会上遭遇双重冲击:双胞胎妹妹正为婚房张灯结彩,弟弟计划购置大户型新房筹备订婚。家人聚在厨房备菜时,她多年积压的情绪轰然决堤——男性购房被视为天经地义,女性只有"流动的居住权"。因此,姐妹们展开三次乌托邦式的寻房之旅……

为什么女性对房子如此执着?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对于女性意味着什么?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关注。本片取材于真实的家庭经历,片中,不同人生阶段的四名女性都曾被困在"房屋性别化"的枷锁中。童年相册里的算命预言正在应验:双生花本就同气连枝,唯有彼此支撑才能构筑心安之所……这些影像记录,都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原来一直渴望追寻的房子,只是阶段性充当人生支撑点、承载归属感的容器。我在拍摄过程中,也逐渐接纳自洽。最后,感谢视频里出现的所有人和导师程远征老师,非常感激您们的支持和帮助。

《她的房间》预告片



董绪洪


作品名称:《稻草人》

作品类型:剧情片

作品画幅:16:9

作品时长:31分48秒

作品阐述:本片讲述了心理咨询师曹慧面对过往的痛苦经历,不断的自我救赎的故事。不断自我救赎的过程也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寻找人生意义的艰辛之路。带给他人伤害的施暴者逍遥快活,结婚生子,而受害者却在角落痛苦的挣扎和自救,消耗了全部力气。人生都要面对各种困境,并在困境中自救,而本片就是想要表达出这种人生的存在主义之困。由于要表现曹慧的心理状态,影片大段的展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梦境。在梦境中有稻草人,被杀的鱼,施暴者,高中的校门口,带血的刀,夜晚的跟踪者等。在视听语言上,用到了静默声音、晃动的影像,低照度摄影等手段来表现。在整体的剪辑风格中,参考了法国电影《清洁》。画面晃动,镜头内部调度丰富,凌厉的快速剪辑,复古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剪辑风格。三个主要演员均为非职业演员,在表演控制上,尽量做到自然主义风格。台词质朴,较少表演痕迹,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对白与动作表演。总之,本片力图在镜头语言的表现性上做出探索,在梦境与现实中表达一种存在主义之困,与受害者心灵的象征影像。

《稻草人》预告片



王学智


作品名称:《少年时代》

作品类型:剧情片

作品画幅:1:1

作品时长:18分31秒

作品阐述:《少年时代》围绕的是第一批九零后个体母亲李枚雨在结婚十年后,独自带小孩并辅导小孩成长。在节假日快结束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孩在着急补家庭作业时遇到困难。小孩一边着急完不成,一边心里还着急出去玩,在此过程中与李枚雨周旋对抗的故事。画幅比采用的是1:1的绘画性构图,在电影画面将纷繁的视觉元素组织有序地进行绘画性实验,并将电影意义带回到其自然的,即实用的语境中。

《少年时代》预告片





研究方向:影视语言研究

研究生导师:张朋


任晓旭


作品名称:《找到我们》

作品类型:剧情片

作品画幅:16:9

作品时长:18分31秒

作品阐述:《找到我们》是一部以都市女性生存境遇为观察切口的多维叙事毕业作品。本片通过影视学院毕业生慕童的创作之旅,编织出三股交缠的生命线索:手持DV记录的都市漫游构成现实锚点,两位受访女性的人生切片投射出镜像困境,而摄像机背后的创作者则在双重凝视中完成自我解构与重构。这种嵌套式的叙事实验,将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遭遇的身份褶皱,熔铸成一代人的集体精神图谱。

作品以“寻找”为叙事母题展开:慕童试图在毕业创作的镜头里定位未来坐标,却在拍摄策展人温清澜与艺术家张小猫的过程中,不断撞见当代女性的命运复调。当温清澜在电影沙龙上剖白职场母亲的双重困境时,当张小猫在儿童画室与画廊展厅间反复切换生存面具时,摄像机捕捉到的不仅是两个女性的个体叙事,更是整个性别群体在婚育、职业与自我实现之间的永恒跋涉。慕童原以为自己在记录“她们”,却逐渐发现所有镜头最终都指向“我们”——那些在美术馆镜面装置中交叠的身影,在深夜剪辑台前反复倒带的年轻面孔,在价值坐标系里不断失重又重建的当代女性。

本片刻意保留DV素材的粗粝质感的时代印记,让美术馆的镜面装置、自媒体与儿童画室形成视觉互文。当温清澜从银幕转向手机屏幕继续诉说,当张小猫将儿童涂鸦裱进艺术展签,当慕童的毕业作品最终成为一封未完成的影像手札——这些看似断裂的生命现场,恰恰拼凑出女性寻找彼此的隐秘路径。作品试图追问:当我们穿过婚姻、母职与世俗成功的重重镜像,是否总能在某个棱面的反光中,照见那个从未丢失的自我?或许答案就藏在摄像机持续运转的嗡鸣声里,在无数女性目光交汇的瞬间,在永远“在路上”的寻找本身。

《找到我们》预告片




研究方向:作者电影研究

研究生导师:卓楷罗


邹弘


作品名称:《一切静好》

作品类型:剧情片

作品画幅:16:9

作品时长:18分51秒

作品阐述:社区工作者李静好(母亲)是政策执行的“激进派”,在社区组织单身男女相亲联谊会,而下属却为了完成活动欺瞒了李静好;孙有成(父亲)在家无所事事,当面对马总的合作机会却犹豫不决;小筱(女儿)和小夜创作电影期间关系逐渐亲密,在酒吧的时候差点被母亲发现。一家人各有各自的生活,三个人围在桌子吃饭,李静好沉浸在被领导表扬的喜悦当中,殊不知父亲和女儿都藏着“秘密”……影片通过一个“完美家庭”的瓦解,探讨集体主义与个体情感的冲突。母亲李静好是政策执行者的缩影,她的“积极”本质是对现实的逃避;女儿对艺术创作的精神则象征年轻一代对自我认同的追求;父亲的被动与沉默,映射中年群体的生存困境。家庭成员的隔阂并非源于恶意,而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无力感。最终一家人都会在一个饭桌上吃饭,看似一切静好,实则暗流涌动。

《一切静好》预告片




图文编辑:孙铭泽

初审初校:孙国鹏

复审复校:闫红玉、蒋建兵、薛志军

终审终校:林简娇、顾晓薇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辽ICP备17006107号-2    本网站由鲁迅美术学院信息网络中心维护

Copyright By lumei.edu.cn 200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