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十书记回顾,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民族富强,百年梦圆。作为党创立的第一所艺术院校,我们以红色血脉为鞭策与激励,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全校广大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育人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在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凸显出了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以开展“高质量建设年”全面推动学校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攀升,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态势。
王慎十书记指出,一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政治建设总体要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全面领导有力贯穿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各领域。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滋养初心,31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1257名党员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学习教育之中,以“我为师生办实事”实效检验初心,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防控中彰显担当。从快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构筑校园科学防疫屏障,全校师生疫苗接种率达到91.5%。历经三轮封校,学校的治理体系、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经受住了考验。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再获突破,新增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实验艺术、艺术与科技、戏剧影视导演三个新专业顺利获批,明年开始招生。28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再添3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省内外拓展建设了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考分离、学分制改革稳步推进,大力开展学风建设,生源质量持续向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45%。鲁美学子在十余个国际、国内专业赛事中,频频斩获大奖,为鲁美赢得最高殊荣。
一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学科提升战略,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省教育厅关于2020年度高校“双一流”建设项目所属学科的考核结果,我院设计学学科获得优秀等次,美术学学科获得良好等次,成绩居同类建设院校前列。2021年,学校紧扣新文科建设,三大学科竞相发展。“双一流”建设成果数量年均大幅度增长,B级以上成果预计14个。1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举办系列探讨学术前沿的论坛和高规格高水平的艺术展览。2021年学校新增“辽宁省艺术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8个,“辽宁文化艺术新型智库”等智库项目3个。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项,省级课题76项;横向课题数量同比增长67%。国家级报刊、C刊、北核、SCI等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大幅增长;37本教材在一类出版社获得出版。
一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科学修订完善职称政策,投入人才引进专项经费470万。引进培育齐发力,新增30名高层次人才,博士学位教师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我校教师在A'国际设计大赛、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多个专业奖项中荣获佳绩。学院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1名教师获评“辽宁最美教师”称号。
一年来,我们大力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主动融入国家和辽宁振兴发展大局,编制出台学校“十四五”规划,为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圈定任务。主题创作全面繁荣,集体创作的大型组雕《追梦》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博物馆广场,成为新时代鲁美的又一精品力作。两套作品入选北京冬奥会官方宣传海报,已经在各级媒体上得到广泛传播。《升旗仪式》《致敬—最美逆行者》《勇攀珠峰》等一大批绘画作品入选中宣部等多部委主办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拓展,校办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学校获评“省中直定点扶贫先进单位”“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工作先进单位”。积极服务社会美育,打造志愿者团队多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得到鲁美学子广泛响应和参与。
一年来,我们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支撑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召开“双代会”换届会议,强化学校民主管理。新校区复工建设正式进入了实质性的施工阶段,教学主体区率先复工建设。加快推进老校区土地收储工作进程,就规划方案事宜与省市相关部门多次沟通汇报,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大连校区鲁艺时代空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拓展校园云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提升教职工50%体检费用标准,开通两校区异地教职工周末通勤班车,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教职工书屋,不断提升教职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王慎十书记强调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目前鲁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危机忧患意识不强。二是自身建设仍有不足。三是综合发展短板明显。四是长效机制建设不足。